对“劝离前科暂住者”事件的几点思考
[Abstract]:In early June 2007, the media exposed the Wenzhou Lucheng District Public Security Bureau "exhort" area "criminal record temporary residents" incid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here is theoretical basis and law enforcement basis for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mporary residents of criminal record, but the focus should be in the way of not interfering with civil liberties and not infringing on citizens' legal rights. The method of "persuading to leave" as the key management not only infringes on the civil rights, but also does not benefit the fundamental improve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situ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the grass-roots public security organs to the public secur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基金】:2006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首都出租屋及外来人口管理”(项目编号:06AbFX005) 200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项目“反对对前科人员的歧视”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颜锦章,张祖馥,杜强;制订《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保护法》的思考[J];法治论丛;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菊;我国假释制度运作态势的反思与探讨[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段峰;重新犯罪归因分析与预防[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陈梦琪;论多元化假释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丛梅;;城市社区无业闲散人员犯罪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3期
5 刘玲玲,王嘉;略论重新犯罪原因[J];前沿;2005年06期
6 贾宇,舒洪水;累犯制度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邬庆祥;刑释人员人身危险性的测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8 颜锦章,张祖馥,杜强;制订《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保护法》的思考[J];法治论丛;2003年06期
9 王利荣;也谈管制刑适用的法律调整[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4期
10 殷尧;重新犯罪的心理归因分析及其心理预防[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斌;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陆敏;非监禁刑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桂凤;论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D];湘潭大学;2002年
2 谢应霞;我国累犯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赵松云;试论我国刑法的累犯制度及其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马守锋;缓刑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冯宇平;提高服刑人员职业技能的教育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钰;轻刑化视野中的拘役刑[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邓红霞;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单飞;累犯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黄海波;TY集团对特殊员工的管理沟通[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范文清;当前罪犯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宽宁;李林武;;利用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打击刑事犯罪[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倩;;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与对策[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2 张涛;;自伤自残危机预测模式的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金碧华;;对社区矫正假释犯对象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文;津南区双桥河镇 探索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模式[N];天津政法报;2010年
2 忠明 晓遥;探索外来人口管理新路[N];南通日报;2005年
3 段景周 贺西格;乌审召派出所强化外来人口管理[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4 记者 尤莉;海安警方延伸外来人口管理[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杨金民;规范外来人口管理[N];边防警察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来成 通讯员 倪晓珍;从社区入手 强化外来人口管理[N];中国信息报;2011年
7 记者 林小昭;增城事件冲击波:广东欲破解外来人口管理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陈爱根 施兰 陈治华 竺军伟;“嘉兴模式”探索外来人口管理办法[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王召国 马新贵;黄岛边防打造外来人口管理“品牌”服务[N];人民公安报;2009年
10 记者 卢国强 李舒;有“前科”娱乐场所将重点监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学勇;论城镇外来人口管理[D];浙江大学;2006年
2 吴炯;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罗黎;基于社区参与的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坚;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不同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丹霞;上海郊区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伟;上海市实有人口管理政策措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仇昊;苏南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管理体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童蕾馨;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人本化取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燕萍;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刍议[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米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预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3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5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