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群体因素对聋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策略

发布时间:2018-10-24 11:58
【摘要】:校外聋青少年犯罪受群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群体性压力加快了聋青少年的犯罪化进程 ;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聋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照群体的力量又不断壮大聋人的犯罪队伍。因此 ,预防和减少聋青少年犯罪必须面对群体因素对其的影响。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更新单一的法制教育观念 ,强调综合教育 ,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判练习和模拟干预训练。
[Abstract]:Deafness juvenile delinquency outside school is greatly affected by group factors. Among them, group pressure speeds up the process of deafness youth criminalization; group value orientation affects the correct formation of deaf people's world outlook; reference group's strength expands deaf people's criminal ranks Therefore, th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must face the influence of group factors. On the one hand,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renew a single concept of legal education, emphasiz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willpower;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judgment and simulated intervention.
【作者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聋哑学校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阳梅;试论聋校学生的社会化——以社会适应心理的发展为线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春雷;;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聋童与正常儿童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春雷;;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惠;;技能型聋哑人社会适应状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4 胡永斌;张汇芬;;促进聋人社会化的教育动漫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陈花,陆立忠,徐琴美;聋哑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亚清;特校聋生离校出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媛媛;苏中地区听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卢月娥;听觉障碍中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袁斐;聋生出走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强;贵州苗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苗族聋生社会适应行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树铎,刘福泉,周耿;三类残疾儿童劳动技术教育与就业状况的典型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艳;学校教育中的误区与青少年犯罪[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徐晓华;;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原因与预防新探[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陈新宇;;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13期

4 田金魁;;加强校园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3期

5 丁渝;试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6 谷守春;;试论青年犯罪与预防[J];法学论坛;1986年02期

7 陈咏梅;;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预防青少年犯罪[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8 姚俊;代迎军;郭永军;;青少年犯罪成因探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项天保;;从社会化的失败看广州市青少年犯罪流因素[J];青年探索;1990年04期

10 杨丽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后良;谢本珉;陈丽梅;;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董峗;;论“调剂商行”对青少年犯罪的破窗效应[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

本文编号:2291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91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