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警察的角色定位

发布时间:2018-11-21 16:40
【摘要】:和谐社会将公平正义作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最高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告别了原有的斗争哲学,以和谐哲学取而代之,表明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警察角色有新的诉求,警察应将自身定位为执法者和服务者,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维护、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
[Abstract]:The harmonious society regards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highest and most fundamental guiding principle to deal with and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and bid farewell to the original philosophy of struggle and replace it with harmonious philosophy, which shows the great innovation of our party's ruling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a new demand for the role of the police. The police should position themselves as law enforcers and service personnel, hold high the banner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safeguard, safeguard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作者单位】: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警察素质与培养研究》(课题编号:06AIJ02600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广林;;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述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健和;关于公安机关职能问题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3年07期

3 崔敏;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超;;宪政建设与警政思想革命[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胡大成;;基于政权本质分析的警察性质界定[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吴鹏森;公平:和谐社会的柱石[J];探索与争鸣;2005年04期

8 李小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柴泽民;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安机关绩效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康;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J];社会学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皲;;关于和谐背景下公安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2 郑小仿;;犯罪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犯罪控制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3 马志文;高大伟;;论刑事案件司法鉴定启动程序之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4 许杰;陈建中;;试论以和谐执法理念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刘博典;闻竞;史育华;;当前农村的治安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为视角[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6 张娟娟;;首都周边维稳善后处理机制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7 ;恪守为民之责的好干警周贤良[J];当代广西;2011年13期

8 刘劲青;;和谐警媒关系建设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万飞;;如何发现证据中的“隐性问题”[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5期

10 袁广林;;警察专业伦理:内涵、价值与培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飞;;论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耀琦;;流动人口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3 谢柏荣;黄国鹏;;和谐社会之罪犯处遇[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周美来;;和谐社会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之探析[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邹卫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刘涛;杨会新;;从社会外矫治到社会内矫治——劳动教养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龚卫东;;论和谐社会发展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张光;李阳;;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县级公安机关绩效评估体系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奕;;浅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之社区矫正[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陆文君;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戴元峰 杨广毅;公平正义关系人民的利益[N];人民公安报;2006年

3 林恒;把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到执法工作中[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胡凯 朱子军;品质·勇气·智慧[N];人民公安报;2006年

5 刘象冬;提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N];人民公安报;2006年

6 邓其锋;维护公平正义 保障和谐稳定[N];丽水日报;2007年

7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清林;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N];湘潭日报;2008年

8 孙凤鸣(作者单位:自治区公安厅);努力维护和实践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西藏日报;2006年

9 周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N];人民公安报;2006年

10 祝连勇 郭春雨 王伟 李靖 记者 吕瑞东 赵联洗;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律保障[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广林;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荣;论身份平等与和谐社会[D];四川大学;2005年

2 廖必学;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矫正[D];四川大学;2006年

3 刘小鸥;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4 朱秋明;城市流动人口与和谐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剑;警察行政指导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侯巍;社会治安防控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潘立红;和谐社会视野下社区警务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童蕾馨;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人本化取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银钱;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矫正[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陆晓文;当前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特点及其治理策略[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7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47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