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25 16:46

  本文关键词: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陈平  

【摘要】:农民向城市迁移是现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我国农民向城市迁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民转变为农民工;第二个阶段是农民工向市民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013年我国人均GDP(按照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6.1932计算)达到6767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17.92%,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37%。但我国真实城镇化水平并没有表面数据显示的那么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市民化程度并不高导致的,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工,他们工作生活在城市却并没有真正的市民身份并且还是扎根在农村。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42.72%,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占总农民工人数的61.76%。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亟需得到很好的安置和解决。并且众多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近40年之内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农民工市民化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可以从经济学角度,也可以从社会学角度,两个角度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倾向:一是倾向于农民市民化路径研究,即农民的城镇迁移;二是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研究:三是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析。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第二章)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二元结构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及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选择的因素做了分析研究,系统性的分析被调查的农民工的个性特征,这部分利用调研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和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章),二是制度及政策方面的统计学分析(第四章),三是基于农民工个体市民化的成本——收益计量分析(第五章);第四部分(第六章)对本文中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对策及制度改革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意愿不高,但个体差异明显。其中女性及青年人群的市民化意愿相对较高。2.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指农民工市民化前后的成本——收益等,非经济因素主要是农民工个体特征因素(性别、所处的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及年收入水平)、制度因素等。3.从实证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支出从短期来看主要体现在子女教育支出及住房支出,从长期来看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支出。4.农民工与政府在市民化问题的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农民工选择市民化则必然接受政府的对价要求;在演化博弈的条件下,不断重复的动态博弈将导致政府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对价支付,即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将在其市民化过程中得到补偿(来自政府的直接经济补偿或者间接的福利性补偿),但城市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农民工市民化门槛存在的长期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9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年00期

2 蒋乃华,封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3 许光;;城市承载力、适度人口规模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基于浙江的实证数据[J];桂海论丛;2014年06期

4 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12期

5 邹伟;;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问题;2007年10期

6 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学动态;2011年09期

7 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年10期

8 胡平;简析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实现途径[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9 钟德友;陈银容;;破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制度创新——以重庆为例证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2年01期

10 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郁鸿胜;[N];国际金融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广桂;农民城镇迁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Research on Determinants of Moving Labors’ Settlement in Urban Are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2 廖红丰;农民市民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石丽娟;;制度因素影响下城市化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李勇;韩欢静;杨蕾;杨浩龙;;我国第二代农民工的性格特征与价值观及管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5 王益峰;;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反思[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进;侯远志;;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7 王世斌;兰玲;;产业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补偿教育主要障碍及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8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9 王宇;;农民工定居转移的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10 杨腾;;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抗逆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费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吴秀敏;林坚;刘万利;;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户行为的经济分析——基于成都市天回镇、洛带镇和邓双镇270户农户转移意愿的调查[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程名望;史清华;;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模型与实证[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王家庭;;我国“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的理论阐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7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王克强;;城镇化过程中郊区集体土地资产化运作与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8 孟丽;;农民工就业现状浅析及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9 官锡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咸怡帆;杨虹;;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探析[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向飞;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董毅;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9 周波;江西稻农技术采用决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柱;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戴伦阜;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新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丁秀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农户就业选择机制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条件和意愿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蔡红辉;浙江省中心镇人口集聚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松松;户籍制度对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与化解[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时姝;影响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2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3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4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段学芬;;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吴宇晖,宋冬林,罗昌瀚;演化经济学述评[J];东岳论丛;2004年01期

7 ;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小城镇建设[J];调研世界;2001年07期

8 ;农民外出务工的成本收益及存在问题[J];调研世界;2004年02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侯云春;韩俊;蒋省三;何宇鹏;金三林;;“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J];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10 蔡昉;王美艳;曲玥;;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 陈淮;[N];北京日报;2011年

2 万建民;[N];经济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建军;[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贾晓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永久性乡城迁移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5 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成;基于农村居民迁移行为与意愿分析的城市化道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玉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生;侯茂武;谭文青;;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2 李斌;;实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60期

3 王立平;;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罗晓红;;农民工市民化: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年06期

5 李举刚;汪婷;;论农民工市民化与政府的制度供给[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20期

6 王竹林;王征兵;;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阐释[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7 刘艳文;;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廉租房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徐建玲;;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度量: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9期

9 易杰雄;;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转型的途径——《河北省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评介[J];中国出版;2009年01期

10 胡笳丽;梁丰艺;;农民工市民化:我国经济后30年增长的新引擎[J];经营与管理;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进展[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吉林省委党校课题组;费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何凤莉;;浅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宇鹏;;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5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曾红颖;;农民工市民化现状、问题与建议[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辉敏;;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夏显力;张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9 侯云春;韩俊;蒋省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政策[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10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N];杭州日报;2008年

2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高华;[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任明;[N];人民日报;2010年

4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N];济宁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施维;[N];农民日报;2011年

6 黄锟 李俊;[N];人民日报;2012年

7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任丽娟;[N];光明日报;2012年

8 留美学者 姜晨;[N];东莞日报;2013年

9 有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 汤敏;[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张占斌 黄锟;[N];经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英强;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周小刚;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刘荣;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马金龙;回族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訾凤鸣;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沈丹凤;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宋晓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何晓红;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晶;既得利益者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芳;制度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楠;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探讨[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林珊珊;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化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赵章华;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变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5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9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