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脑震荡鼠大脑多巴胺D1受体的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23:00
【摘要】:目的:观察脑震荡鼠大脑多巴胺D1受体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SD大鼠脑震荡(BC)模型48只,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天组共六个损伤组(每组n=8)。正常对照组(n=8)。用兔抗D1(1:100)多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光镜下对海马(CA1、CA2、CA3)D1阳性反应神经纤维的强弱进行定性分析;用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内侧隔核(medial septal nucleus,MSN)、左右Broca斜角带垂直支(vertical of diagonal band nucleus of Broca,VDB)、丘脑网状带(reticular th nu,RT)的多巴胺受体(D1)阳性反应神经元进行受体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结果:1.脑震荡损伤后各组D1受体表达强度在上述各部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1)前额叶皮质在损伤后1—4天表达减弱,8—24天开始恢复,到2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2)顶叶及海马CA1区,1—4天表达减弱,8—24天开始恢复,到24天仍略低于正常;(3)CA2区,1—2天表达减弱,4—16天增强且高于正常,2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4)CA3区,1—2天表达减弱,4—8天达增强且大于正常,16—24天恢复,到24天基本恢复到正常。2.VDB区D1阳性神经元表现为:在伤后1—8天表达下调,16—24天表达上升,但仍低于正常;3.丘脑网状带表现为伤后1—4天表达下调,8—24天表达上升,但仍低于正常;4.MSN表现为伤后1—16天表达下调,到24天时表达上升但仍低于正常。但上述各部位D1表达的改变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成功地建立脑震荡大鼠模型;2.在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的神经元以及背侧海马的神经纤维存在有D1受体的表达,并且这些部位神经元D1受体的表达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3.在RT、
【图文】:

灰度值,受体


图1各组PFCDl受体阳性细胞灰度值的变化注:灰度值越高,阳性表达越弱:反之,,表达越强。*>P0.05,eomPaerdwiththeeontorlnadeachgrouP

灰度值,受体


图1各组PFCDl受体阳性细胞灰度值的变化注:灰度值越高,阳性表达越弱:反之,表达越强。*>P0.05,eomPaerdwiththeeontorlnadeachgrouP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8年04期

2 于建云,李树华,韩晓华,许冰莹,林海英,赵旭东;脑震荡鼠细胞组织病理学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敏,黎海蒂,沈政;多巴胺受体与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4 赵菁,王忠诚,徐超;多巴胺受体与脑缺血的关系[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3期

5 唐性春;多巴胺受体的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55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5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