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生态犯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8 21:14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面对生态犯罪的猖獗,如何加以有效的惩治和预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刑法作为打击犯罪的主要法律,面对生态犯罪的挑战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首先对生态犯罪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生态犯罪的构成特征、特点、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生态犯罪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有所助益。 本文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生态犯罪概述,分为四节。第一节提出生态犯罪的定义,并就生态犯罪、环境犯罪和公害犯罪进行比较,,进一步指出“生态犯罪”这一称谓的科学性和意义。第二节对生态犯罪的犯罪构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节论述了生态犯罪的分类及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第四节总结了生态犯罪的七个特点。 第二章对生态犯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生态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生态犯罪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表现。并具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宏观方面包括了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包括社会变迁(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矛盾(贫困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经济原因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微观原因包括犯罪人的心理原因、被害人的消极反应、执法机关的查获不力和理性人的经济成本分析。 第三章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犯罪的预防措施。包括从规范(法律、政策、纪律和道德)方面着手预防的措施、从组织系统方面预防的措施、技术预防、程序预防和刑罚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海涛;;生态犯罪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基于全球化视角的考察[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任海涛;;试论生态犯罪的构成要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海涛;生态犯罪现象的犯罪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珏;论当代中国的生态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倩;国际海洋环境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8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58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