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我国农民犯罪的良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邦烈;一部预防犯罪理论研究的新作[J];前线;2001年09期
2 郭建安;预防犯罪:中外理念之差异[J];河北科技大学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黄建华,郭书昌,吴纪平;预防犯罪呼唤立法[J];人民检察;2002年01期
4 吴明华,徐开良,林井水;社区是预防犯罪的主阵地[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5 王志强;预防犯罪规律的博弈论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夏天;《预防犯罪工作条例》的犯罪学特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桑洪敏;预防犯罪工作应理顺四种关系[J];政工学刊;2004年12期
8 杨正鸣;实现预防犯罪工作体系创新的理念[J];犯罪研究;2004年01期
9 刘峰;;预防犯罪:社会的良性与良知[J];当代广西;2004年03期
10 王志强;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预防犯罪机制——内外三元结构动态预防论[J];现代法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纪武;高永祥;;对外开放形势下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预防犯罪问题初探[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2 姜国辉;梁金玉;李宛静;;透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预防犯罪能力之初探——以中国某特别行政区为例[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志葵;;试用犯罪学新原理论述有效预防犯罪必须加强个体精神卫生建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树梁;;预防犯罪的中国之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贺超;刘旭峰;;《青少年预防犯罪心理检测系统》淘汰人员追踪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何子健;王跃;;落实反洗钱法规 规避邮政金融风险——预防犯罪分子利用邮政金融洗钱之初探[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时颖;;浅析综合治理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正鸣;创新预防犯罪工作体系[N];文汇报;2003年
2 黄声云;按条例规范预防犯罪工作[N];战士报;2005年
3 ;发布重新修订的《预防犯罪工作条例》[N];解放军报;2007年
4 黄育振 记者 孙炳祥;军区召开学习贯彻《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座谈会[N];战士报;2008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积极预防犯罪 促进安全发展[N];战士报;2008年
6 罗平;新形势下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N];战士报;2008年
7 凌远才 记者 高传开;钦州支队基层预防犯罪工作抓经常求实效[N];人民武警;2008年
8 齐安平、方昌明;军区表彰预防犯罪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个人[N];战士报;2009年
9 丁文;预防犯罪应舍得投入[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记者 魏星 祝连勇;预防犯罪重在突出效果[N];检察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伟国;产品与预防犯罪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刘国庆;论奖励美德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D];湘潭大学;2013年
3 张翅;先秦预防犯罪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志强;预防犯罪的实证化博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杨鹏;军队预防犯罪工作若干问题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涌志;预防犯罪的伦理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伟杰;商鞅预防犯罪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阳;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犯罪的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杨强;《通过住宅设计预防犯罪:政策与实践》(第五、六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董适;中国城市社区矫正社团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1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7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