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志强;预防犯罪规律的博弈论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江锡华;刑罚威慑与犯罪控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王世洲;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4 严励;刑事政策的批判理性——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辨之一[J];政治与法律;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刘学君,孟丽宏,何连涛;市场经济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秦国林;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平议[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8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9 高鹏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从斯宾诺莎、边沁到霍菲尔德[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10 张波;减轻处罚的含义新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陶阳;朱贤;;完善我国对期货犯罪立法的思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五;几种被子植物幼苗的结构、分化与演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4 于前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5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6 曹丽华;从死刑的历史沿革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刘晓燕;试论刑罚的补偿功能[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解晓东;犯罪黑数及其控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杨春洗,余诤;论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严打”[J];人民检察;2001年12期
3 梁根林;刑罚威慑机制初论[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4 江锡华,王冰路;法治观念现代化与法治化[J];学术界;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永东;;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张慧娟;;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德育机制构建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麦达松;;网络时代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4 王莉;;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对策[J];才智;2011年22期
5 张星水;杜兆勇;;对“网络打拐”的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马瑞;朱文一;;整治城市社会治安的空间策略初探——以当代北京城市建设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4期
7 汪浩;;浅析武汉教授“综合治理”的理论前提[J];犯罪研究;2011年04期
8 靳高风;;从“天下无贼”到“天下有贼”和“天下少贼”——从影片《天下无贼》看当前社会的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9 许永强;;预防老年犯罪[J];晚霞;2011年17期
10 黄书建;虞浔;;论我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犯罪控制模式的选择[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树梁;;预防犯罪的中国之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郭建安;周勇;;论犯罪耗费[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4 夏吉先;;论对源流型犯罪的全球性预防——兼谈中国入世后的犯罪特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夏吉先;;论犯罪的穴源存在与防治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姜国辉;梁金玉;李宛静;;透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预防犯罪能力之初探——以中国某特别行政区为例[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炳辉;;青少年的素质与预防犯罪[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汤啸天;;警务制度改革与犯罪预防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程飞;;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探究与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谭志君;余阳;;犯罪场语境下的被害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法玮;深化预防犯罪工作体系建设[N];解放日报;2008年
2 坤杉;美国预防犯罪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做法[N];人民公安报;2009年
3 王刘峰;民权野岗派出所治安预报栏预防犯罪[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通讯员 印娟 郢子戈;【荆州市检察院】 预防犯罪避免损失3000万[N];检察日报;2010年
5 梅启军 周高升;泰州支队着力打好预防犯罪工作主动仗[N];人民武警;2010年
6 黄育振、张彪文、曾陆;着力纠治“三个不正常” 打牢部队预防犯罪基础[N];战士报;2010年
7 记者 朱磊;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N];法制日报;2011年
8 李春雷;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N];法制日报;2011年
9 毛磊;在预防犯罪上做文章[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见习记者 戴佳;重点群体帮教和预防犯罪要注重六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维民;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犯罪控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预防犯罪的实证化博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管洵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张阳;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犯罪的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序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范媛媛;我国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问题分析及预警机制建立[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殷立红;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顾旭娜;职务犯罪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邢庆亮;青少年犯罪预防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3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7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