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犯罪组织比较分析——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VS日本暴力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洪宪;张小宁;;中日犯罪组织比较分析——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VS日本暴力团[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2 陈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J];中国刑事警察;2001年04期
3 周心捷,刘向阳;广东2001年打击有组织犯罪理论研讨会综述[J];公安研究;2002年02期
4 曲庆爱;浅析我国刑法中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的界定[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5 周良沱;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兼及对新刑法294条的探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6 赵秉志,于志刚;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刘文成;试论有组织犯罪的增长原因与治理对策[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刘彦辉,郑龙镇;论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朱蓓莉;有组织犯罪的界定及其类型特征[J];政法论丛;2000年02期
10 林黄鹂;有组织犯罪的特征、认定及防控[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2 赵延波;;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3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陶积根;张军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界定与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周雪华;邹s,
本文编号:2576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7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