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积分入户制度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6:31
【摘要】:户籍壁垒的存在,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激化了社会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实行户籍改革,使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同城待遇,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作为户籍改革的创新实践,温州市积分入户政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温州外来务工人员为调查对象,搜集统计相关数据着重分析,研究温州积分入户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2016年,温州市全面推行户籍政策的改革工作。温州市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了“积分落户制度的概念”。“积分落户制度”的推出,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指标统一考量,使公共服务不仅仅只与户籍制度相挂钩,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温州工作、生活、落户。积分入户制度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的支持力度较大,使其享受的福利待遇较多,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了解温州市积分入户实施效果。问卷显示,受访者的入户意愿较强烈,但是大多数对积分入户的知晓度不高。通过分析,温州市积分入户政策存在入户指标设置略显不合理、申请手续过于繁琐和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就完善积分入户政策提出以下三条建议:一、简化程序,加强协作提供人性化服务,切实降低申请者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二、调整指标,建立人性化入户指标体系,适当地降低学历、职称等分数的差距,增加一些在温州的工作年限、对温州的实际贡献、社会服务等指标。三、强化报道,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积分入户的认知水平,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受访者的入户意愿。四、强化制度对接,合理引导落户预期和选择。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1.42
【图文】:
图 4-1 受访者职业(6)收入情况税后收入 3000-5000 元的有 163 人,占 47.9%,5000-10000 元的有 141 人,占 41.5%,3000 元以下的占 7.6%,10000 元以上的占 3%。
本文编号:2724336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1.42
【图文】:
图 4-1 受访者职业(6)收入情况税后收入 3000-5000 元的有 163 人,占 47.9%,5000-10000 元的有 141 人,占 41.5%,3000 元以下的占 7.6%,10000 元以上的占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戎梅;白联磊;;户籍歧视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年03期
2 王清;;从发展型改革到兼顾型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转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刘婷;李若衡;;从二元结构的农民工到完整的市民个体——略论农民工积分入户制度的意义与作用[J];特区经济;2014年10期
4 谢宝富;;论实行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应遵循的原则[J];理论与改革;2014年05期
5 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3期
6 禹新荣;陈湘舸;;对在目前条件下取消农业户口的质疑——兼论“新三农”和“三城”问题[J];探索;2008年01期
7 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J];国际论坛;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724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2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