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7: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带给人们更多的言论自由与信息获取的极大便利,这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同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众多突如其来的社会矛盾与摩擦。而互联网恰恰为公众参与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使公众可以介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互联网使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诉求很快的暴露于公众的视线中,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各种议题中经受锻炼,也使民间产生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而推动了互联网成为公众意见喷涌的通道,由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导致政府在公共行政中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冲击。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政府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但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问题,对于政府如何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本文围绕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应对策略进行了剖析,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以及相关案例分析。第二章着重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社会基础,研究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各种类型。第三章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第四章研究了政府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政府功能失范的原因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的影响,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提出了努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形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完善和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加强事前预防,转变应对理念、加强政府行政执行能力、重视网络民意,与网民坦诚沟通、提升政府官员的网络素养和网络管理水平,加强全体网民的教育等方面的应对策略。 本文选取了厦门“PX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作为案例予以介绍,通过案例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类型及政府应对策略。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31.4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案例概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案例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社会基础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第三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基础
一、 网络社会阶层
二、 网络社会环境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
一、 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升
二、 互联网相对于其它媒体的特殊性
三、 利益诉求方式缺失
四、 信息的不对称
五、 政府网络管理的制度缺失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共性与发展趋势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共性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政府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位及其相互影响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一、 政府行为与政府角色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的影响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影响政府决策
二、 虚拟与现实互动增强了处置难度
三、 网络群体性事件削弱了政府的信息控制能力
四、 政府官员的不当作为影响政府处置效率
第三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作用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行为模式单一
二、 政府公务人员的个人利益驱动
三、 政府权力的绝对至上导致部分行为失当
四、 政府对网络监管的缺失
第五章 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完善和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一、 完善网络法规
二、 提升互联网监管技术水平
三、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
第二节 加强事前预防,有效利用网络技术
一、 加强信息反馈机制,转变应对理念
二、 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三、 加强网络谣言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 加强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执行能力
一、 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二、 加大政府信息透明,提升政府公信
三、 完善公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方式
四、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四节 重视网络民意,实现多途径良性治理
一、 重视网络民意,与网民坦诚沟通
二、 实现多种途径互动的良性治理模式
三、 培养、规范和引导“意见领袖”
第五节 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形象
一、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二、 提升官员网络素养
三、 加强全体网民的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31.4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案例概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案例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社会基础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第三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基础
一、 网络社会阶层
二、 网络社会环境
第三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
一、 公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升
二、 互联网相对于其它媒体的特殊性
三、 利益诉求方式缺失
四、 信息的不对称
五、 政府网络管理的制度缺失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共性与发展趋势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共性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政府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位及其相互影响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一、 政府行为与政府角色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的影响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影响政府决策
二、 虚拟与现实互动增强了处置难度
三、 网络群体性事件削弱了政府的信息控制能力
四、 政府官员的不当作为影响政府处置效率
第三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作用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行为模式单一
二、 政府公务人员的个人利益驱动
三、 政府权力的绝对至上导致部分行为失当
四、 政府对网络监管的缺失
第五章 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完善和健全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一、 完善网络法规
二、 提升互联网监管技术水平
三、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
第二节 加强事前预防,有效利用网络技术
一、 加强信息反馈机制,转变应对理念
二、 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三、 加强网络谣言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 加强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执行能力
一、 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处置能力
二、 加大政府信息透明,提升政府公信
三、 完善公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方式
四、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四节 重视网络民意,实现多途径良性治理
一、 重视网络民意,与网民坦诚沟通
二、 实现多种途径互动的良性治理模式
三、 培养、规范和引导“意见领袖”
第五节 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形象
一、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二、 提升官员网络素养
三、 加强全体网民的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龙;黄峤;;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2 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3 康德颜;;浅析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J];学理论;2010年08期
4 王东庆;;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防范[J];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03期
5 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6 代群;郭奔胜;季明;黄豁;;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J];w
本文编号:2828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82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