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生活世界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发布时间:2021-01-22 04:25
  社会工作领域中生活世界理论,由德国学者汉斯·替尔施提出,也称日常生活理论,首次出现在其于1992年发表的专著《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社会转型的实践任务》一文中。生活世界理论起源于德国的教育发展体系,该理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项反思性职业,社会工作的进行应当被看作一种干预性活动,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保障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正常进行”而不是“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生活世界起源和发展的梳理,深入分析了生活世界理论应用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生活世界理论背景下的预防三段论的提出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由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的补救措施前移至犯罪行为发生之前的预防活动准备工作。在初级预防阶段,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营造可以获得资源帮助的生活世界氛围,从而减少犯罪动机的产生。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化结构导致预防服务“集中化”、服务项目远离日常生活,同时,现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也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汉斯·替尔施认为,社会工作有五项职能,分别是预防为主、非集中化、...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嵌入于生活世界
    第一节 理解生活世界
    第二节 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三段论
第二章 远离日常生活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第一节 组织化结构导致预防服务“集中化”
    第二节 服务项目远离日常生活
第三章 回归日常生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节 了解日常生活:预防的必要准备工作
    第二节 结合社会现实: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阶段性前移
    第三节 履行双重职责:助人和监督双管齐下
    第四节 规避日常生活陷阱:介入不当导致“殖民化”
    第五节 结构化的开放性:反馈机制的优化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工作科学化: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思想与启示[J]. 张威.  社会工作. 2017(03)
[2]社会工作能否标准化和指标化?——兼论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与科学属性[J]. 张威.  社会工作. 2017(01)
[3]差序格局的变迁与法治公共性建设[J]. 易益典.  探索与争鸣. 2016(10)
[4]家庭教育咨询中求助者与助人者的行为特征和互动方式分析与思考——基于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咨询性社会工作[J]. 张威.  社会工作. 2015(06)
[5]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2013年的统计数据[J]. 徐伟.  青年探索. 2015(06)
[6]司法文化评价指标分析[J]. 袁兵喜.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2)
[7]论青少年犯罪综合预防机制之构建[J]. 方木金.  青年探索. 2014(06)
[8]创新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思考[J]. 徐建.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03)
[9]青少年犯罪何以频发: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J]. 石艳芳.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01)
[10]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J]. 卓彩琴.  江海学刊. 2013(03)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研究[D]. 王光秀.山东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及其对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D]. 石映飞.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2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992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