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发布时间:2017-05-01 23:06

  本文关键词: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个别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策略措施。
【作者单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模式 原因 防范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期,大量社会经济矛盾交织在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而在这些群体性事件中,有一类是依托网络进行策划、组织发生或迅速扩大的,即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玲;王东;;防范基于网络组织群体性事件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袁汝海;政策失真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选择[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2 蔡拓,刘贞晔;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上)[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12期

3 赵勇;印刷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为什么阿多诺要批判文化工业[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葛洪义;法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8 马凌;伟大的中庸:重新认识约翰·密尔的新闻思想[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9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10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2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郭权;;潜舆论外显化的限制——对舆论传播现象的反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滕世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中的利益表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6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权力·文本·消费——大众传媒的三维读解[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那瑛;梁启超公私观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晋升;论传媒引导和受众参与的意识互动[D];暨南大学;2000年

4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海夫;《论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思想及意义》[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束顺民;论转轨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重塑[D];厦门大学;2001年

9 赵文;从总体性思辨到症状阅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庞金友;当代西方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生;论现代权威型政府模式的构建[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靳建丽;论重构我国民事诉讼模式[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1999年02期

4 李方;略论网络教学模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汪俊昌;泰勒的市民社会概念[J];浙江学刊;2001年05期

6 王元华,王少峰;中心协调与相互协调: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协调模式反思[J];学海;2002年02期

7 陈君武;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点及其管理模式研究[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唐芳,聂应德;试论邓小平政治分析模式[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刘洪英,陈海莉;浅析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条件[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牛福增;公共行政监督的“经济解释”及其启示[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曜;;管理教育范式与模式的比较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杨海文;何莉;;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与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政府监管研究[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5)——养老基金管理与生活质量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关学增;郭锐;;试论推进我国城市应急管理模式的转变[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关系模式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侯蓉英;;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路径研究[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段世昕;;陕西省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模式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继承;彭立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周晓红;郑先春;关淑莉;;整体护理与戒毒病房模式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杨长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何东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士兵;体彩“自肥模式”当休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早报记者 俞佳;中美望效“中欧模式”[N];东方早报;2005年

3 CPW执行总编 关健;“模式样板”时代的终结[N];电脑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魏红欣 实习生 崔笑愚 ;“中欧模式”,美国会拿来照用吗[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罗经;剖析普洛斯地产模式[N];国际商报;2005年

6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 胡跃龙;“低价厚报”模式应当反思[N];光明日报;2005年

7 经济视点报记者:李浩 □见习记者:司超慧;百货模式“激活”汽车后市场[N];经济视点报;2005年

8 钟久蔚、叶东兴、黄礼春;“5+1”模式破解农村系列难题[N];江西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河;“建银模式”能否救券商[N];南方周末;2005年

10 李元莎 何顺文;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法谋规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涛;矿业权二级市场建设模式与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吴前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李慧生;Bragg光纤在光纤放大器中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洪阳;我国高职钢琴学科分层次教学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英;中学地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伟;上海SN厨房用具有限公司品牌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罗发龙;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绯;小额贷款的模式与信贷技术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贺妮娜;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洪刚;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39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