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治安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13:02
我国单位的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维护好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对整个社会的治安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概念极不发达,国家、集体观念突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是国有制或集体制,企业内部秩序被当然地理解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企业公安与地方公安均为警察权的实施主体。但是经济改制以后,我国单位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公、私的界限逐渐明确,私领域逐渐与公共领域剥离。伴随着1995年《人民警察法》的出台,企业公安被撤销,警察权根据公共原则进行配置,单位内保也逐渐与公共警务分离。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反恐形势的严峻、社会恶性治安问题的多发,本应与单位内保剥离得更彻底、清晰的公共警务,却出现越来越多的直接参与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现象。例如:地铁安全压力增大后,地铁警察数量激增;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由此诞生了校园警察;医院伤人事件后,医院警务室涌现……单位的这种治安责任“公共化”,既导致单位治安责任淡化和意识弱化,又使得公权力与私益界限不明,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全民体制内”在社会转型期的后遗表现、现行内保条例的理论指引不清,以及我国警察权配...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公共警务是破解不安的唯一路径?
1.1 地铁安全压力的缓解路径——地铁警察?
1.2 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校园警察?
1.3 医院安全问题的破解方法——驻院警察?
1.4 公共警务不能承受之重
2 单位治安责任“公共化”导致的问题
2.1 对警察公共原则理论的冲击
2.2 导致单位治安责任淡化和意识弱化
2.3 公权力与私益界限不明
2.3.1 滋生腐败问题
2.3.2 造成税收浪费
2.4 加剧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
3 单位治安责任主体错位的原因分析
3.1 “全民体制内”在社会转型期的后遗表现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内保工作
3.1.2 市场经济时期的内保工作
3.1.3 经济转轨过程中内保工作的不适应
3.2 现行内保条例的理论指引不清
3.2.1 内保条例要求的安全标准不明确
3.2.2 内保条例规定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3.2.3 当前公安机关指导缺乏法律规范
3.3 我国警察权配置和运行仍不合理
3.3.1 服务性工作占据大量警务活动
3.3.2 政府对警察权有过度依赖的倾向
3.4 传统单位制下的公私领域不分
3.4.1 剥离企业公安不代表剥除企业治安
3.4.2 没有严格限定公权力对私域的介入
3.4.3 单位错误使用公共安全产品
4 单位承担治安责任的应有之义
4.1 单位内部安全的私人消费属性
4.2 单位权利与单位义务的对应性
4.3 单位内部安全是单位效益的必要组成部分
4.3.1 单位内部安全也具有社会效益
4.3.2 单位内部安全与单位利益的正相关性
4.4 单位本应承担维护单位内部安全与秩序的义务
4.4.1 单位治安责任的范围和义务主体
4.4.2 单位内部人员的安全与防范责任
5 解决路径:从理论厘清到实践推动
5.1 在立法中体现基本的理论问题
5.1.1 明确规定单位的治安责任主体
5.1.2 确立不同性质单位的内保工作标准
5.1.3 以监督检查促单位落实治安责任
5.1.4 完善公安机关指导程序规范
5.2 公安机关应遵循公共原则配置警察权
5.2.1 避免对治安问题大包大揽
5.2.2 从“治安保姆”转向“治安管家”角色
5.2.3 协助其他政府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
5.3 单位应养成并强化治安责任的主体意识
5.3.1 单位应充分认识单位承担治安责任的重要性
5.3.2 单位应当去除治安“等、靠、要”思想
5.3.3 单位应将治安效益视为单位整体效益一部分
5.4 单位应当配置内部治安资源
5.4.1 配备齐全的治安防范设施
5.4.2 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治安保卫人员
5.4.3 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
5.5 单位承担内部治安保卫责任的路径
5.5.1 培育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力量
5.5.2 购买保安服务
5.5.3 将单位整体安全保卫进行外包服务
5.5.4 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警力冲突与动态调整的思考——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J]. 邱萍.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01)
[2]市级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研究——以兰州市公安局为例[J]. 刘海燕.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06)
[3]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 徐传谌,艾德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6)
[4]社会转型期的警察权配置研究[J]. 谢川豫.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5)
[5]企业保安服务外包管理实务解析[J]. 张朝彪,赵春晖. 人才开发. 2009(03)
[6]论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的模式与原则[J]. 金俭. 河北法学. 2009(02)
[7]警察行政的公共性及其伦理向度[J]. 杨冬艳,贺庆. 道德与文明. 2006(06)
[8]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J]. 汪渊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行政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以强制拆迁所造成的冲突为视阈[J]. 王桂云.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10]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思考[J]. 徐祥高. 公安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安全生产法律关系主体研究[D]. 王海龙.天津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32628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公共警务是破解不安的唯一路径?
1.1 地铁安全压力的缓解路径——地铁警察?
1.2 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校园警察?
1.3 医院安全问题的破解方法——驻院警察?
1.4 公共警务不能承受之重
2 单位治安责任“公共化”导致的问题
2.1 对警察公共原则理论的冲击
2.2 导致单位治安责任淡化和意识弱化
2.3 公权力与私益界限不明
2.3.1 滋生腐败问题
2.3.2 造成税收浪费
2.4 加剧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
3 单位治安责任主体错位的原因分析
3.1 “全民体制内”在社会转型期的后遗表现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内保工作
3.1.2 市场经济时期的内保工作
3.1.3 经济转轨过程中内保工作的不适应
3.2 现行内保条例的理论指引不清
3.2.1 内保条例要求的安全标准不明确
3.2.2 内保条例规定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3.2.3 当前公安机关指导缺乏法律规范
3.3 我国警察权配置和运行仍不合理
3.3.1 服务性工作占据大量警务活动
3.3.2 政府对警察权有过度依赖的倾向
3.4 传统单位制下的公私领域不分
3.4.1 剥离企业公安不代表剥除企业治安
3.4.2 没有严格限定公权力对私域的介入
3.4.3 单位错误使用公共安全产品
4 单位承担治安责任的应有之义
4.1 单位内部安全的私人消费属性
4.2 单位权利与单位义务的对应性
4.3 单位内部安全是单位效益的必要组成部分
4.3.1 单位内部安全也具有社会效益
4.3.2 单位内部安全与单位利益的正相关性
4.4 单位本应承担维护单位内部安全与秩序的义务
4.4.1 单位治安责任的范围和义务主体
4.4.2 单位内部人员的安全与防范责任
5 解决路径:从理论厘清到实践推动
5.1 在立法中体现基本的理论问题
5.1.1 明确规定单位的治安责任主体
5.1.2 确立不同性质单位的内保工作标准
5.1.3 以监督检查促单位落实治安责任
5.1.4 完善公安机关指导程序规范
5.2 公安机关应遵循公共原则配置警察权
5.2.1 避免对治安问题大包大揽
5.2.2 从“治安保姆”转向“治安管家”角色
5.2.3 协助其他政府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
5.3 单位应养成并强化治安责任的主体意识
5.3.1 单位应充分认识单位承担治安责任的重要性
5.3.2 单位应当去除治安“等、靠、要”思想
5.3.3 单位应将治安效益视为单位整体效益一部分
5.4 单位应当配置内部治安资源
5.4.1 配备齐全的治安防范设施
5.4.2 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治安保卫人员
5.4.3 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
5.5 单位承担内部治安保卫责任的路径
5.5.1 培育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力量
5.5.2 购买保安服务
5.5.3 将单位整体安全保卫进行外包服务
5.5.4 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警力冲突与动态调整的思考——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J]. 邱萍.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01)
[2]市级公安机关警力资源配置研究——以兰州市公安局为例[J]. 刘海燕.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06)
[3]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 徐传谌,艾德洲.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6)
[4]社会转型期的警察权配置研究[J]. 谢川豫.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5)
[5]企业保安服务外包管理实务解析[J]. 张朝彪,赵春晖. 人才开发. 2009(03)
[6]论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的模式与原则[J]. 金俭. 河北法学. 2009(02)
[7]警察行政的公共性及其伦理向度[J]. 杨冬艳,贺庆. 道德与文明. 2006(06)
[8]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J]. 汪渊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行政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以强制拆迁所造成的冲突为视阈[J]. 王桂云.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10]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思考[J]. 徐祥高. 公安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安全生产法律关系主体研究[D]. 王海龙.天津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32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43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