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治理途径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7 21:15
通过对株洲市20所中小学校15000余名中小学生的交通出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生交通呈现出出行方式多样、出行时间集中以及不同学校出行分担率存在差异等特征,而造成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周边交通条件等因素,需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改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以及完善交通管理措施等治理途径,以期解决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文章来源】: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小学生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一)中小学生以步行、公交车、私家车接送为主要出行方式
(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出行方式分担率存在一定区别
(三)同学校类型出行分担率存在明显区别
(四)不同办学质量学校出行分担率存在显著区别
(五)寄宿生与走读生的出行分担率存在一定区别
三、交通方式影响分析
(一)出行距离的远近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二)出行时间段及耗费时间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三)中小学周边交通条件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不明显
四、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交通出行距离延长
1. 学校布局不平衡带来的学生长距离出行问题
2. 学校招生政策差异带来的学生出行距离延长
3. 学校教学质量差异带来的学生出行距离延长
(二)学校周边交通条件影响交通通行效率
1. 路网条件导致交通量高度集中
2. 停车条件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3. 公交到达便利性影响公交出行分担率
(三)交通出行的多样性导致易产生交通拥堵
1. 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易导致交通拥堵
2. 交通出行时间集中性易导致交通拥堵
3. 私家车出行影响校园周边交通
五、解决中小学校交通拥堵问题的途径探索
(一)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减少交通出行距离
1. 契合用地性质、人口密度,科学合理布局学位
2. 严格分片招生,杜绝随意择校,落实就近入学政策
3. 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广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
(二)改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提升交通通行能力
1. 新建学校要根据学校性质、办学规模配建基本交通设施
2. 新建学校选址充分考虑学校周边路网的荷载能力,不得严重影响周边路网交通服务水平
3. 立足现实,综合治理,优化现有学校交通条件
4. 关注学校招生宣传,实行交通告知与约定。
(三)完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1. 提高标准建设学校交通安全设施
2、以人为本优化学校交通组织形式
3. 部门联动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小学生通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校车开行建议 [J]. 余柳,刘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05)
[2]中小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J]. 程传伟,韩娟,沈晨卫.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02)
[3]小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分析与管理策略 [J]. 韩娟,程国柱,李洪强. 城市交通. 2011(02)
[4]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及应急管理现状调查 [J]. 徐文,徐勇. 中国公共卫生. 2009(08)
[5]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J]. 刘艳虹,张毅.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04)
[6]武汉市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改善建议 [J]. 何峻岭,李建忠. 城市交通. 2007(05)
[7]中国三城市儿童步行者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回顾性研究 [J]. 段蕾蕾,孙燕鸣,邓晓,张睿,吴凡. 中国健康教育. 2007(05)
[8]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J]. 人民教育. 2007(08)
本文编号:3482417
【文章来源】: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小学生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一)中小学生以步行、公交车、私家车接送为主要出行方式
(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出行方式分担率存在一定区别
(三)同学校类型出行分担率存在明显区别
(四)不同办学质量学校出行分担率存在显著区别
(五)寄宿生与走读生的出行分担率存在一定区别
三、交通方式影响分析
(一)出行距离的远近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二)出行时间段及耗费时间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
(三)中小学周边交通条件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不明显
四、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交通出行距离延长
1. 学校布局不平衡带来的学生长距离出行问题
2. 学校招生政策差异带来的学生出行距离延长
3. 学校教学质量差异带来的学生出行距离延长
(二)学校周边交通条件影响交通通行效率
1. 路网条件导致交通量高度集中
2. 停车条件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3. 公交到达便利性影响公交出行分担率
(三)交通出行的多样性导致易产生交通拥堵
1. 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易导致交通拥堵
2. 交通出行时间集中性易导致交通拥堵
3. 私家车出行影响校园周边交通
五、解决中小学校交通拥堵问题的途径探索
(一)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减少交通出行距离
1. 契合用地性质、人口密度,科学合理布局学位
2. 严格分片招生,杜绝随意择校,落实就近入学政策
3. 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广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
(二)改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提升交通通行能力
1. 新建学校要根据学校性质、办学规模配建基本交通设施
2. 新建学校选址充分考虑学校周边路网的荷载能力,不得严重影响周边路网交通服务水平
3. 立足现实,综合治理,优化现有学校交通条件
4. 关注学校招生宣传,实行交通告知与约定。
(三)完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1. 提高标准建设学校交通安全设施
2、以人为本优化学校交通组织形式
3. 部门联动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小学生通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校车开行建议 [J]. 余柳,刘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05)
[2]中小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J]. 程传伟,韩娟,沈晨卫.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02)
[3]小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分析与管理策略 [J]. 韩娟,程国柱,李洪强. 城市交通. 2011(02)
[4]苏州市中小学校安全及应急管理现状调查 [J]. 徐文,徐勇. 中国公共卫生. 2009(08)
[5]八省市中小学生上、下学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J]. 刘艳虹,张毅.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8(04)
[6]武汉市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改善建议 [J]. 何峻岭,李建忠. 城市交通. 2007(05)
[7]中国三城市儿童步行者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回顾性研究 [J]. 段蕾蕾,孙燕鸣,邓晓,张睿,吴凡. 中国健康教育. 2007(05)
[8]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J]. 人民教育. 2007(08)
本文编号:3482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48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