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犯罪工作的信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02:32
深挖犯罪是指侦查人员在已经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基础上,为了继续追查余罪和漏网的犯罪嫌疑人,发现其他犯罪活动和线索,查破积案、隐案、案中案、案外案,扩大战果、收集证据,而依法进行的一项侦查活动。近年来,犯罪呈职业化、团伙化、地域化特点,惯犯、累犯多,流窜作案现象明显,反侦查、反讯问、反监管现象日益突出,余罪、漏人现象客观存在,要求侦查过程中开展深挖犯罪活动。信息化背景下,深挖犯罪工作要发挥情报信息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情报信息平台,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特点分析、轨迹分析、案件串并分析,走情报导审之路,情报信息与审讯、审讯与调查取证、取证与情报信息三者实时进行、动态化运作,对犯罪嫌疑人特点、技能、关系、轨迹等信息全覆盖、立体化、多层次查询分析、讯问攻坚、调查取证,交互进行、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本文围绕着深挖犯罪工作信息化展开论述,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挖犯罪工作的信息化概述,首先对深挖犯罪、深挖犯罪信息化概念的界定,系统梳理了深挖犯罪概念的历史沿革,深挖犯罪的重点对象,并且重点研究了侦查信息化背景下深挖犯罪工作的深化与发展,提出情报信息引导审讯的理念。第二部分是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原...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深挖犯罪概述
1.1.1 深挖犯罪的概念
1.1.2 深挖犯罪概念的由来
1.1.3 深挖犯罪的意义
1.2 深挖犯罪信息化概述
1.2.1 侦查信息化的概念
1.2.2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概念
1.2.3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现状
1.3 信息化深挖犯罪的重点对象
1.3.1 从嫌疑对象来看,惯犯、累犯、流窜犯是深挖重点
1.3.2 从犯罪类型来看,系列案件、团伙案件是深挖重点
1.3.3 从案件性质来看,侵财犯罪、毒品犯罪是深挖的重点
2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原理
2.1 哲学原理
2.1.1 犯罪行为的物质性
2.1.2 犯罪信息的关联性
2.2 心理学原理
2.2.1 犯罪心理的反映性
2.2.2 犯罪心理的稳定性
2.3 侦查学原理
2.3.1 物质交换原理
2.3.2 信息转移原理
3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形式
3.1 犯罪嫌疑人分析
3.1.1 犯罪嫌疑人自然属性分析
3.1.2 犯罪嫌疑人社会属性分析
3.1.3 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分析
3.1.4 犯罪嫌疑人地域特点分析
3.1.5 犯罪团伙特点分析
3.2 时空规律分析
3.2.1 犯罪时间分析
3.2.2 犯罪空间分析
3.3 涉案物品信息分析
3.3.1 作案工具分析
3.3.2 赃款赃物分析
3.3.3 随身携带物品分析
3.4 人员轨迹分析
3.4.1 住宿轨迹分析
3.4.2 车辆轨迹分析
3.4.3 通信轨迹分析
3.4.4 网络轨迹分析
3.5 余罪串并分析
3.5.1 案件信息串并分析
3.5.2 轨迹信息串并分析
3.5.3 物品信息串并分析
4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环节
4.1 情报查询
4.1.1 情报信息查询分析
4.1.2 情报信息引导审讯
4.1.3 供述信息核实反馈
4.2 深入讯问
4.2.1 犯罪嫌疑人心理深剖
4.2.2 侦查人员讯问攻坚
4.2.3 供述信息交叉核对
4.3 落地查证
4.3.1 审讯工作引导取证
4.3.2 取证工作补强口供
5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机制
5.1 深挖犯罪工作责任制
5.2 情报信息导审机制
5.3 深挖绩效考核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侦查的证成:从信息化到大数据[J]. 杨郁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2]犯罪的产业化趋势及侦查对策[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J]. 姚珍贵. 犯罪研究. 2016(05)
[4]论刑事案件中的销赃与控赃[J]. 马忠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6(01)
[5]论当前预审工作的定位及其强化[J]. 杨郁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02)
[6]大数据与侦查模式变革研究[J]. 何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视频监控信息在目标轨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江焕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02)
[8]论信息轨迹侦查方法[J]. 马振飞.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03)
[9]系列案件串并案后案情分析研究[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10]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心理现场关系论[J]. 陈闻高.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618090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深挖犯罪概述
1.1.1 深挖犯罪的概念
1.1.2 深挖犯罪概念的由来
1.1.3 深挖犯罪的意义
1.2 深挖犯罪信息化概述
1.2.1 侦查信息化的概念
1.2.2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概念
1.2.3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现状
1.3 信息化深挖犯罪的重点对象
1.3.1 从嫌疑对象来看,惯犯、累犯、流窜犯是深挖重点
1.3.2 从犯罪类型来看,系列案件、团伙案件是深挖重点
1.3.3 从案件性质来看,侵财犯罪、毒品犯罪是深挖的重点
2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原理
2.1 哲学原理
2.1.1 犯罪行为的物质性
2.1.2 犯罪信息的关联性
2.2 心理学原理
2.2.1 犯罪心理的反映性
2.2.2 犯罪心理的稳定性
2.3 侦查学原理
2.3.1 物质交换原理
2.3.2 信息转移原理
3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形式
3.1 犯罪嫌疑人分析
3.1.1 犯罪嫌疑人自然属性分析
3.1.2 犯罪嫌疑人社会属性分析
3.1.3 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分析
3.1.4 犯罪嫌疑人地域特点分析
3.1.5 犯罪团伙特点分析
3.2 时空规律分析
3.2.1 犯罪时间分析
3.2.2 犯罪空间分析
3.3 涉案物品信息分析
3.3.1 作案工具分析
3.3.2 赃款赃物分析
3.3.3 随身携带物品分析
3.4 人员轨迹分析
3.4.1 住宿轨迹分析
3.4.2 车辆轨迹分析
3.4.3 通信轨迹分析
3.4.4 网络轨迹分析
3.5 余罪串并分析
3.5.1 案件信息串并分析
3.5.2 轨迹信息串并分析
3.5.3 物品信息串并分析
4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环节
4.1 情报查询
4.1.1 情报信息查询分析
4.1.2 情报信息引导审讯
4.1.3 供述信息核实反馈
4.2 深入讯问
4.2.1 犯罪嫌疑人心理深剖
4.2.2 侦查人员讯问攻坚
4.2.3 供述信息交叉核对
4.3 落地查证
4.3.1 审讯工作引导取证
4.3.2 取证工作补强口供
5 深挖犯罪信息化的工作机制
5.1 深挖犯罪工作责任制
5.2 情报信息导审机制
5.3 深挖绩效考核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侦查的证成:从信息化到大数据[J]. 杨郁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2]犯罪的产业化趋势及侦查对策[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3]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J]. 姚珍贵. 犯罪研究. 2016(05)
[4]论刑事案件中的销赃与控赃[J]. 马忠红.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6(01)
[5]论当前预审工作的定位及其强化[J]. 杨郁娟.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02)
[6]大数据与侦查模式变革研究[J]. 何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视频监控信息在目标轨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江焕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02)
[8]论信息轨迹侦查方法[J]. 马振飞.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03)
[9]系列案件串并案后案情分析研究[J]. 马忠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10]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心理现场关系论[J]. 陈闻高.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618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61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