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控——以G省L市为分析样本
发布时间:2023-03-07 17:36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犯罪类型相对固定、诈骗缘由相对集中,警情发案周期短、实施无需长线经营,警情数量多、发案时间迅速等特点。对G省L市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分析发现,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发生数量与疫情发展存在某种特定关系。依据分析结果,从把握防控时间、拓展防控空间、强化防控主体合作、提升防控科技水平、保持适度心理应激反应等角度提出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控模式。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的特定社会情境,可依法固化电诈犯罪防范打击的共建共治共享、联勤联防联动模式,整体提升打击此类犯罪的效能和水平。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2.1 警情类型相对固定,诈骗缘由相对集中
(1)利用疫情防控物资实施诈骗。
(2)利用疫情防控措施实施诈骗。
(3)利用疫情传播特点实施诈骗。
(4)利用疫情社会影响实施诈骗。
2.2 警情发案周期短,实施无需长线经营
2.3 警情数量多,发生时间迅速
3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疫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1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全国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2)与全国“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全国“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4)与全国“每日新增出院人数”无相关关系。
3.2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G省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G省“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无相关关系。
(2)与G省“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G省“每日新增死亡人数”无相关关系。
(4)与G省“每日新增出院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3.3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L市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L市“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无相关关系。
(2)与L市“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L市“每日新增死亡人数”无相关关系。
(4)与L市“每日新增出院人数”无相关关系。
4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疫情发展的定量分析
4.1 与全国疫情发展数据定量分析
4.2 与G省疫情发展数据定量分析
5 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控的建议
5.1 时间防控:依据涉疫情电诈警情类别不同,应做好节点性防控
5.2 空间防控:针对涉疫情电诈的跨区域犯罪特点,及时转变侦查思路
5.3 主体防控:政府和社区应形成合力,注重涉疫情电诈犯罪的次级预防
5.4 技术防控:借鉴疫情防控的信息化手段,强化涉疫情电诈犯罪防控举措
5.5 心理防控:保持适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时进行认知和行为调整
6 结语
本文编号:375759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2.1 警情类型相对固定,诈骗缘由相对集中
(1)利用疫情防控物资实施诈骗。
(2)利用疫情防控措施实施诈骗。
(3)利用疫情传播特点实施诈骗。
(4)利用疫情社会影响实施诈骗。
2.2 警情发案周期短,实施无需长线经营
2.3 警情数量多,发生时间迅速
3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疫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1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全国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2)与全国“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全国“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4)与全国“每日新增出院人数”无相关关系。
3.2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G省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G省“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无相关关系。
(2)与G省“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G省“每日新增死亡人数”无相关关系。
(4)与G省“每日新增出院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3.3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L市疫情相关数据关系
(1)与L市“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无相关关系。
(2)与L市“每日新增疑似人数”无相关关系。
(3)与L市“每日新增死亡人数”无相关关系。
(4)与L市“每日新增出院人数”无相关关系。
4 L市涉疫情电诈警情数量与疫情发展的定量分析
4.1 与全国疫情发展数据定量分析
4.2 与G省疫情发展数据定量分析
5 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控的建议
5.1 时间防控:依据涉疫情电诈警情类别不同,应做好节点性防控
5.2 空间防控:针对涉疫情电诈的跨区域犯罪特点,及时转变侦查思路
5.3 主体防控:政府和社区应形成合力,注重涉疫情电诈犯罪的次级预防
5.4 技术防控:借鉴疫情防控的信息化手段,强化涉疫情电诈犯罪防控举措
5.5 心理防控:保持适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时进行认知和行为调整
6 结语
本文编号:3757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75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