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隐形犯罪的侦防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15 07:13

  本文关键词:论隐形犯罪的侦防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隐形犯罪 无被害人 主动侦查 犯罪炓数 常态化


【摘要】:在犯罪学研究中,,有两个与侦查学研究十分紧密的概念。一是犯罪炓数,另一个是无被害人犯罪。犯罪炓数至少包括了那些实际发生而未被侦查机关发现从而未被追诉的犯罪数;无被害人犯罪虽然兴起于道德除罪化的研究,但其缺乏被害人或证人告知的特点亦为侦查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从侦查学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认真的思考后,Mark H·Moore(美国)教授提出了隐形犯罪(invisible crime)的概念。本文是以Mark H·Moore教授关于隐形犯罪的概念为出发点,从侦查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与思考。 全文共包含四个部分,大约三万三千字。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隐形犯罪的概念。该部分从Mark H·Moore教授关于隐形犯罪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定义,在结合我国的刑法体系以及考虑到便于研究的基础上,对隐形犯罪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初步的界定。通过与犯罪炓数以及无被害人犯罪两个概念的比较研究,明确了他们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明晰了隐形犯罪的概念。最后一并分析了隐形犯罪概念的提出对刑事法学、刑事一体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部分研究隐形犯罪的特点及原因。通过对隐形犯罪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结合在犯罪实践中的表现,得出其具有无明显的被害人、犯罪的知悉面窄、犯罪现场的特殊性、犯罪炓数可能较大以及犯罪证据的特殊性的特点。通过对隐形犯罪罪因分析,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展开,分别为:监督失控是隐形犯罪的根本原因;对隐形犯罪的错误认知是导致隐形犯罪的直接原因;我国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是隐形犯罪的现实原因。 第三部分研究隐形犯罪的侦查对策。针对隐形犯罪知悉难的特点,为促成隐形犯罪侦查中“焦点”的获得,构建现代情报警务显得十分必要。面对隐形犯罪证据的隐秘和现场的特殊性,需要变被动侦查模式为主动侦查模式。而在主动侦查的模式下,秘密侦查措施的运用变得广泛,侦查的基本原则在隐形犯罪侦查中有了特殊的表现。在侦查与取证的措施上,不再固守传统的方法,而应充分利用科学给侦查带来的新技术、新手段及新思路。 第四部分研究隐形犯罪的防范对策。通过对隐形犯罪罪因的分析,隐形犯罪的防范对策应该是一个有层次的综合体。首先,应该采取多种社会措施,保证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其次,提高对隐形犯罪的认识,完善监督体系;最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诱发隐形犯罪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隐形犯罪 无被害人 主动侦查 犯罪炓数 常态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8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 隐形犯罪的概念10-20
  • (一) 隐形犯罪概念的确立10-16
  • (二) 隐形犯罪与相关概念比较16-18
  • (三) 隐形犯罪概念界定的意义18-20
  • 二、 隐形犯罪的特点及原因20-28
  • (一) 隐形犯罪的特点20-23
  • (二) 隐形犯罪存在的原因23-28
  • 三、 隐形犯罪的侦查对策28-41
  • (一) 构建现代情报警务模式,有效控制隐形犯罪28-30
  • (二) 完善侦查启动模式,主动发现隐形犯罪30-32
  • (三) 侦查基本原则在隐形犯罪侦查中的运用与体现32-35
  • (四) 秘密侦查措施在隐形犯罪中的广泛运用35-38
  • (五) 隐形犯罪的侦查与取证策略38-41
  • 四、 隐形犯罪的防范对策41-46
  • (一) 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41-42
  • (二) 提高对隐形犯罪的认识,完善监督体系42-43
  • (三)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影响隐形犯罪的社会条件43-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永;张吉喜;;公正审判权的适用范围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2 肖怡;;“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重新界定[J];中国司法;2009年02期

3 程雷;;秘密侦查兴起背景探究[J];法学家;2008年05期

4 吴开清;国外关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研究概况[J];公安研究;2005年07期

5 艾明;秘密侦查概念辨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孙长永;杨柳;;论刑事立案前的初查[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7 何册辉;;论侦查的起点[J];辽宁警专学报;2010年05期

8 龙宗智;;初查所获证据的采信原则——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初查为中心[J];人民检察;2009年13期

9 吴丹红;;职务犯罪的“零容忍”[J];人民检察;2009年19期

10 韩德明;;回应抑或主动:侦查程序启动的模式选择[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542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542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