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本文关键词:环境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加快,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年来,重大污染环境事故更是频繁发生,凸显我国环境立法的局限性:对危害环境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对环境刑事犯罪的惩治力度不足,环境法的立法模式、立法体例不科学;立法保护范围过窄,环境犯罪的诉讼主体不适当,等等。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危害环境的主体可能承担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三种责任方式。其中,刑事责任相比其它两种责任方式具有更加明显的强制性和严厉性,其调控效果也更为明显。环境刑法学是现代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实践中,惩处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活动日益展开,促进环境刑事法律规范的增多,也为环境刑法创造了存在的条件。一方面,环境刑法遵循刑法的基本原理,并受国家刑事法律以及相关政策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刑法具有行政从属性,其制度设计又同行政法协调一致,使得环境刑法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行政法资源。 本文综合现有观点,对近几年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总结后,认为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仍处于成长期而非成熟期。环境犯罪由于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冲击着传统的刑法理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仍被束缚在传统刑法体系中的环境刑法常常束手无策。因此,通过对环境刑法理论的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刑事立法体系,是运用刑法手段保护环境的基础和保障。首先,本文从环境犯罪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环境犯罪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其次,讨论环境刑事立法比较先进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的环保刑事立法与政策,同时对比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现状,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基本问题并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基本架构,以期能够对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本文内容及主要框架如下:首先,介绍了环境犯罪的成因及其特点。其次,分析我国及世界各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现状及特点。最后,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在立法体例、立法模式、犯罪构成要件、刑罚裁量、诉讼程序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完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立法 立法模式 环境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环境犯罪概述9-18
- 一、环境犯罪的概念9-12
- 二、环境犯罪发生的原因及特点12-18
- 第二章 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立法分析18-26
- 一、国外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18-23
- 二、国内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23-26
- 第三章 我国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立法缺失26-33
- 一、立法体例不科学26-27
- 二、立法保护的范围过窄表述不明27-28
- 三、犯罪构成要件规定不准确28-29
- 四、刑罚体系不合理29-30
- 五、刑事诉讼程序欠规范30-33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立法建议33-43
- 一、完善环境刑法的前提33-34
- 二、完善环境刑法的原则34-35
- 三、环境刑法的完善建议35-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6-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群;;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立法探讨[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4期
2 侯帅;;环境犯罪危险犯的立法价值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王春业;聂佳龙;付梦捷;;公地悲剧不动点视角下环境罚金刑的完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张彤华;;环境刑事责任的实现[J];北方环境;2011年08期
5 焦艳鹏;;论生态主义视域下刑事法的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班德·许乃曼;王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领先法律制度的帝国主义化与其余法律制度的被殖民化[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7 卢顺珍;;德国环境刑事法律立法例之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牛忠志;邢涛;;对《刑法修正案(八)》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修改的评析[J];世纪桥;2011年15期
9 陈异慧;;缺失与重构: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伦理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余俊;;环境污染罪的违法性问题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姝丹;;浅析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陈建旭;;环境犯罪的归责理论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俊梅;;环境犯罪[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胡平;王文一;;论跨国环境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玉范;;关于环境犯罪被害人问题的一孔之见[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田肇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刑法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苑立志;;环境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牛建平;张爱军;;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9 朱沅沅;;跨境污染输出与跨境环境犯罪的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唐士梅;;环境犯罪中严格责任的适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董文勇;相对独立立法: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模式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孟庆华 樊书哲;环境刑事立法应独立成章[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 付立忠;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最新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3年
4 杜晓 任雪;中国环境司法蹒跚起步加大环境犯罪制裁力度[N];中国贸易报;2010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级本科生 金瑛;试论环境犯罪的构成[N];今日信息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犯罪刑责追究为何这样难[N];法制日报;2008年
7 张小明;惩治环境犯罪 一个紧迫呼唤[N];大众科技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犯罪为何游离于刑事处罚之外[N];法制日报;2010年
9 周游;美国如何对付环境犯罪[N];中国信息报;2001年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 彭磊;我国环境犯罪量刑制度初探[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杜澎;环境刑法的基本原理[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侯艳芳;环境犯罪构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华;环境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维;论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盟;环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刘婷;环境犯罪时效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姚荣娟;论我国企业环境犯罪与刑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占楼;环境犯罪中的危险犯立法之我见[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野;环境犯罪原因与因应措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郭慧杰;我国环境犯罪的刑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许疆;我国环境犯罪的原因和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姜红波;环境犯罪立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8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55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