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量视野下犯罪论相关理论问题辨析
本文关键词:罪量视野下犯罪论相关理论问题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罪量 犯罪论 犯罪构成 正当行为 犯罪既遂形态
【摘要】:我国现行犯罪论体系诸问题及其原理直接源自苏联,是建立在根据罪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的。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以罪量为充分条件,与现行犯罪论体系诸问题的理论基础存在不协调。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与罪量要素存在内在冲突。在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中,忽视罪量要素的做法并不鲜见。判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限度,必须以罪量要素为基础。犯罪既遂是犯罪成立后的停止形态,犯罪实行行为一着手实施或者实施完毕均有可能达不到罪量要求,故行为犯与举动犯不能成为既遂形态。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罪量 犯罪论 犯罪构成 正当行为 犯罪既遂形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11YJC820091) 赵秉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犯罪构成论体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AFX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一、犯罪概念与犯罪论体系相关理论的冲突在刑法学中,刑法总论由刑法基础理论、犯罪论和刑罚论组成。犯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犯罪概念、犯罪构成、排除犯罪性行为、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等,这些内容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犯罪判定系统,即犯罪论体系。在犯罪论体系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刘大元;挪用公款罪共犯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郭超;;关于结果犯未遂形态的几个问题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朱颢;关于单位累犯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杨淼;;论刑法中的身份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尹卫华;王贤文;;论危险犯的积极中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江伟;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与处罚依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冯凡英;论妇女作为强奸罪的主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夏勇;;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A];《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与法制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文伟;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明;量刑基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珍;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和认定[D];河南大学;2004年
2 杜国强;论侵占罪[D];郑州大学;2000年
3 戴新时;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5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谭劲松;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臧德胜;挪用公款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2 杨兴培;犯罪构成的立法依据[J];法学;2002年05期
3 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3期
4 黎宏;;行为无价值论批判[J];中国法学;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当前犯罪构成理论多元化存在之必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礼田;期待可能性理论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浪;迪尔凯姆犯罪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赖继;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与犯罪防控渗透策略[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2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0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