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今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
发布时间:2017-08-11 17:2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现今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 控辩均衡 鉴定人资质 鉴定意见质证
【摘要】:内容摘要:当下,疑似精神病作案的案例频频见诸于报端,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2006年在我国极具代表性的邱兴华案件开始,关于刑事精神病鉴定的讨论就从未停止。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是在刑事案件中对审判结果起关键性作用的制度,是精神病人人权保障的最重要的防线,也是践行精神障碍者不可罚的刑法理念的基本保障。在法学界、司法实践领域的强烈呼声之下,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关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启动精神病鉴定制度解决了后顾之忧,尽管如此,我国的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漏洞,这就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精神病鉴定的混乱和无章可循。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从刑事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涵义为逻辑起点,第一部分以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涵义以及法律规定为基线,得出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区别于一般司法鉴定的重要特征,在分析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理论基础以及古今中外精神病鉴定的历史沿革之后,进一步印证我国现代刑事精神病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刑事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鉴定人资质以及审查制度、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两大法系各有的优缺点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文章第三部分通过我国现有鉴定制度下精神病鉴定在司法案例中的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归纳,探讨了司法实践中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标准不一、鉴定意见准确性不足等主要弊端,并通过对现有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建设框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第四部分主要是结合上文的分析研究,对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 控辩均衡 鉴定人资质 鉴定意见质证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
- 第一章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基本理论9-15
- 一、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概念及特征9-11
- 二、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11-13
- (一) 现代刑法中的罪刑均衡原则11
- (二) 人权保障理论11-13
- (三) 诉讼程序正义理论13
- 三、刑事精神病鉴定的历史沿革13-15
- 第二章 国外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比较15-27
- 第一节 两大法系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15-19
- 一、英美法系15-16
- (一) 美国15-16
- (二) 英国16
- 二、大陆法系16-18
- (一) 德国16-17
- (二) 法国17
- (三) 意大利17-18
- 三、两大法系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的比较评析18-19
- 第二节 两大法系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19-21
- 一、英美法系19-20
- 二、大陆法系20
- 三、两大法系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的比较评析20-21
- 第三节 两大法系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21-27
- 一、英美法系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分析22-23
- (一) 英国22
- (二) 美国22-23
- 二、大陆法系23-25
- (一) 法国24
- (二) 德国24-25
- 三、两大法系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比较评析25-27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设置及缺陷27-39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引证27-29
- 一、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应否被启动27-28
- 二、一案多果的鉴定意见28-29
- 第二节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及缺陷分析29-33
- 一、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权的配置30-31
- (一) 侦查机关的鉴定启动权30
- (二) 检察机关的鉴定启动权30-31
- (三) 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启动权31
- (四) 当事人的申请权31
- 二、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权配置的缺陷31-33
- (一) 控辩双方的启动权配置严重失衡31-32
- (二) 当事人司法鉴定程序无权利救济途径32
- (三) 司法机关鉴定启动权不受制约32-33
- 三、现今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权的修正33
- 第三节 我国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及缺陷分析33-35
- 一、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33-34
- (一)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的规定33-34
- (二) 我国对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的审查34
- 二、我国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的缺陷分析34-35
- (一) 较低的司法鉴定人准入门槛34-35
- (二) 多重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35
- 第四节 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缺陷分析35-39
- 一、我国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法律规定35-36
- (一) 鉴定结论的规定36
- (二) 鉴定人质证制度36
- 二、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修正36-37
- (一) 鉴定结论到鉴定意见36-37
- (二) 鉴定人出庭制度37
- (三) 专家证人制度37
- 三、我国现今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缺陷37-39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构想39-44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的构想39-40
- 一、赋予辩方当事人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权39-40
- 二、适当限制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40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资质制度的构想40-42
- 一、提高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人的准入条件40-41
- (一) 多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40-41
- (二) 丰富的司法鉴定实践经验41
- 二、严格鉴定人审查制度41-42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构想42-44
- 一、建立庭前鉴定意见开示程序42
- 二、重构鉴定意见交叉询问程序42-43
- 三、建立鉴定人经济补偿制度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本谦;;精神病抗辩的悖论——回眸邱兴华案[J];博览群书;2007年06期
2 陈英慧;论鉴定结论的质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郭华;;国外鉴定制度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关系[J];中国司法;2011年01期
4 王敏远;;论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转变[J];法学家;2012年03期
5 万劲松;;从邱兴华案看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弊端[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6 保罗·H·罗宾逊;马卡斯·德克·达博;刘仁文;王yN;;美国模范刑法典导论[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7 郭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8 潘星容;;司法鉴定结论质证主体探析[J];理论月刊;2009年09期
9 黄敏;我国应当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之借鉴[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4期
10 樊崇义,郭华;鉴定结论质证问题研究(下)[J];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657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5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