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理论视角与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理论视角与路径选择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社区矫正逐渐成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既要注重从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关系、系统理论视角去分析其犯罪诱因,也要将众多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寓于社区矫正过程中,增强未成年人与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适应性。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注重未成年人自身适应能力增强、家庭系统功能完善,更关注社区矫正的预防、治疗及矫正康复整体功能的实现。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不能单从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这个单一角度和层次去理解,而应该全面、多层次地去工作,建构一个令未成年人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支援的社会环境,最终能够有效地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问题的目标。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未成年犯罪 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59) 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8SJD8400012) 2008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HB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13.5;C916
【正文快照】: 未成年罪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犯罪群体,“从社会学、犯罪学的观点看,不仅是因为未成年人代表未来,特别值得关注,而且是因为未成年人属于未定型时期,可塑性强,他们既容易受环境影响变坏,也容易接受外界的帮助而变好。”[1]因此,针对未成年罪犯进行社区矫正不仅是刑罚制度改革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兰芬;周劲松;;试析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莫洪宪;;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构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磊;刑事制裁体系近现代史纲[D];北京大学;2007年
2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4 唐斌;禁毒非营利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阎晓蓉;中英社区矫正理念与实务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赵迎芳;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完善[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金众;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王剑宇;社区矫正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郝丽琼;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涛;闫剑;;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检察官;2010年19期
2 姜涛;刘秀;;刑罚替代措施:理性思考与路径选择——以未成年犯罪人的处遇为视角[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谢雯霏;;对未成年犯推行社区矫正的认识与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1期
4 孙云云;;试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制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期
5 朱建军;;浅议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6 司法部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研究(上)[J];中国司法;2003年05期
7 朱奕;;社区矫正:探索与争鸣[J];法制与经济;2003年10期
8 ;一个试点,一年不寻常经历[J];社区;2004年16期
9 陈和华;叶利芳;;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J];犯罪研究;2006年01期
10 ;江苏省连云港市五部门共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J];人民调解;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洪宪;;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制度之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马俊;;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设想[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周美来;;和谐社会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之探析[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袁忠;;社区矫正——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方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马兵;;整合非规范性社会资源 完善社区矫正执行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孙平;;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社区矫正[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7 陈和华;叶利芳;;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规范化与不足[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王顺安;;中国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与立法呼唤[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赵妍妍;郦纪城;;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武玉红;;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问题探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丽红 卜令伟;致公党辽宁省委建议 创建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考核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社区矫正研究中心主任 吴宗宪;论未成年犯罪人社区矫正的科学性[N];法制日报;2008年
3 李江泓;社区矫正制度亟待完善[N];法制日报;2005年
4 王东兵 本报记者 吴晓东;社区矫正工作启动[N];丹东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胡新桥邋本报通讯员 邵应龙;在社区的怀抱中重获新生[N];法制日报;2007年
6 王湛;罪行轻微罪犯可到社区服刑[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于书峰;应逐步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N];检察日报;2005年
8 记者 高铸成 通讯员 李泓;深圳:罪行轻微罪犯可在社区服刑[N];工人日报;2006年
9 魏娜 张玉军;少年犯社区矫正之思考[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记者 孙军 通讯员 曾宪权 田绪宏;失足青少年可申请封存前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强;美国社区矫正与犯罪刑罚控制的演变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维;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葛磊;刑事制裁体系近现代史纲[D];北京大学;2007年
6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7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李巍;现代司法理念下的中国缓刑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包雯;慎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建;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实施主体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章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智元;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于永胜;社区矫正的司法行政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武宁;试论管制犯社区矫正的缺陷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丁磊;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茂;中国新型社区矫正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赵东;社区矫正的属性与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朱秀芸;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毕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理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7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