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及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20 21:35

  本文关键词:多元主体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及制度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主体参与 治理 群体性事件


【摘要】: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群体性事件的实质是多元利益群体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一种表达,要想从源头上阻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实行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
【作者单位】: 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
【关键词】多元主体参与 治理 群体性事件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机制研究”(项目号:11CZZJ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正进入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时期。伴随着社会主体利益迅速分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在宣泄和表达相关社会群体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不满和怨愤情绪的同时,也冲击着正常的社会秩序,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如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家喜;黄文龙;;阶层分化与执政党维稳能力建设[J];理论探讨;2012年03期

2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3 王庆功;;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张传鹤;;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昌业云;马晓黎;;协商民主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功能[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6 鲁鹏;;论政治现代化视阈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林建华,,周文升;论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J];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8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9 王美文;;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共治理主体多样化互动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业勤;杨雪云;;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命题及其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赵旭东;;互惠、公正与法制现代性——一个华北村落的纠纷解决[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3 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叶军;陈丽;管在高;;论SSP范式在环境保护结构绩效分析中的应用——以体制转型时期为例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5 董前程;林奇富;;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一种重要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卢雨霞;;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权力与市场——从苏南某村乡村精英身份的双重化看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因[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8 陈志宏;;意思自治原则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9 沈杰;我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龙;;中国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李勇;许昀;;制约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因素——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3(2011)[C];2012年

3 杨雪云;;文化堕距与女性角色冲突[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衡霞;;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二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卢爱国;;建国以来社区建设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经验[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宗礼;;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玉照;;新型工业社会运行方式与“断裂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9 段凡;;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10 王永杰;;从对抗到对话:刑事司法协商制度论纲[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2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锦玲;关系网络、银行信贷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5 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少敏;K市出租车罢驶危机管理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辉;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功能目标和系统环境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洪昌;制度变迁中的组织认同及社会认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岳佩;协商民主视角下中国公共项目听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翠;工会维权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斌;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3 崔亚东;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胡晓登;陈秀珍;;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5 李怀;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主要问题[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8 辛鸣;杨继绳;刘精明;廉思;习文;;防止“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流动[J];时事报告;2011年11期

9 张素云;李晓燕;;30年来中国阶层结构变迁中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10 苗贵安;王云骏;;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看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重振;;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透析——基于治理理论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4期

2 辛文卿;;信任社会资本的培育与群体性事件治理[J];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03期

3 唐正繁;;群体性事件构成分析及其预防和处置[J];理论与当代;2009年04期

4 胡洪彬;;社会资本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5 周晓丽;;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J];天府新论;2010年03期

6 崔燕;朱明仕;;政府责任视阈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逻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胡洪彬;;社会资本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袁静;;论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治理[J];新闻世界;2009年12期

9 胡海;;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与群体性事件治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董晓莉;;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四大利益调处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泽鹏;;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防范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系统升级[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我市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涉访群体性事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桂平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民革市委提出14条对策建议[N];常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剑青;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永兴;转型期中国地下经济的评估与治理[D];南开大学;2009年

8 郭全中;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9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杨昌军;黑色经济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黄杜;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文馨;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角色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9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09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