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探讨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犯罪及其防控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社会危害性也日益显现。近年来,高校学生的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且发案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难题。因此,分析、研究高校学生网络犯罪问题,对于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犯罪 防控对策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施的非法侵入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网络犯罪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衍生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给犯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锡海;;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J];东方论坛;2005年06期
2 张彦,马立;论网络犯罪的教育对策[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王文;“大话西游”个案分析中的共性问题网络游戏“精神愉悦”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彦,马立;论网络犯罪及其社会控制[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洪涛;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辨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张彦;;论网络空间的净化与青少年网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钱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与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立;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2 郑夕春;新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勇华;寻衅滋事罪法理研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学刚;青少年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庄宇;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动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庆武;网络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梁怡;未成年人犯罪的网络成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中林;;做村官不应有户口限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2期
2 本刊编辑部;;应勇:网络犯罪的管辖应明确[J];中国审判;2011年04期
3 汪洋;;网络犯罪——伸向高科技背后的黑手[J];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11期
4 王林庆;;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之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5 黄毓毅;;论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6 汤印大;廖梦园;;当代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及预防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7 宋瑜;;浅谈网络犯罪的特点和防范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8 卢晓丽;;论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预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吴刚;;浅谈计算机犯罪现状及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10 张玉芳;;网络犯罪与治理探析[J];互联网天地;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蕾;;网络犯罪特征、成因及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对策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李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陈建民;;网络犯罪监察与防范体系建设的思考[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沈惠芳;;浅析我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卓翔;;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邓小刚;;青少年网络被害与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李双其;;虚拟社会的犯罪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8 滑建忠;温晋英;;网络犯罪成因与侦防策略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9 聂里宁;;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犯罪与法律研究[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宫厚军;;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的特点及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博;降低大学生网络犯罪率迫在眉睫[N];人民公安报;2007年
2 武博;大学生网络犯罪探析[N];天津日报;2007年
3 李宏民邋何积媛;给网络犯罪套上法律的缰绳[N];检察日报;2007年
4 ;迈克菲启动打击网络犯罪计划[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丕屹;全球“围剿”网络犯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本报记者 吕鸿 丁大伟;欧盟加强防范网络犯罪[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明;网络犯罪导致每天流失千亿美元[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赵枫;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N];西部法制报;2009年
9 刘倩茹;警惕网络欺诈[N];西藏日报;2009年
10 李学梅;联合打击网络犯罪[N];中国社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静;特大城市网络犯罪问题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丛艳华;网络犯罪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谢志涛;网络犯罪及其防范[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4 汪剑歆;论网络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郑怀瑾;网络犯罪场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孙立智;网络犯罪及其侦查对策[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宇萍;网络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立东;网络犯罪的定性分析及刑事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齐胜宇;我国网络犯罪防控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夏菲;网络犯罪文化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736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3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