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新时期NGOs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07:30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NGOs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NGOs 社会群体性事件 治理 社会转型


【摘要】:新时期,在中国经济腾飞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当这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会升级为危害社会安定的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国内不断爆发大大小小的社会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也反映出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失灵”。政府缺乏与民众的沟通交流,无法及时满足民众的利益诉求,也无法安抚民心,因此,单靠政府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已显得力不从心,应该寻求社会的第三方组织协同治理,NGOs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承担起协作治理功能的社会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NGOs(非政府组织)从西方被引进国内,成为国内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NGOs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特别是基于其公益性、志愿性、非政府性、社会性的特点,使得其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对于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是十分有利的。NGOs参与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能够发挥搜集信息、安抚民心、提供社会资源等的作用,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很好的弥合政府“失灵”带来的问题。但是,NGOs在参与治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治理功能的发挥。鉴于此,应从立法、政府监管、健全沟通、自我完善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提高NGOs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我国NGOs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注入新的活力,使得NGOs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
【关键词】:NGOs 社会群体性事件 治理 社会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22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3
  • 一、研究的目的10-11
  • 二、研究的意义11-13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9
  • 一、国外研究综述13-14
  • 二、国内研究综述14-19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19-22
  • 一、研究内容19-20
  • 二、研究方法20-21
  • 三、研究创新点21-22
  • 第二章 NGOs 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论22-26
  • 第一节 NGOs 的形成、地位和作用22-24
  • 一、NGOs 的形成22
  • 二、NGOs 的地位和作用22-24
  • 第二节 NGOs 与公民社会24-26
  • 一、NGOs 与公民社会的发展24
  • 二、善治理论24-25
  • 三、公民参与理论25
  • 四、社会冲突25-26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现状26-36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26-30
  • 一、社会方面26-27
  • 二、政府方面27-28
  • 三、社会民众方面28-29
  • 四、社会舆论方面29-30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特征30-32
  • 一、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30-31
  • 二、改革开放深化期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31-32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32-36
  • 一、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方面33
  • 二、群体性事件参与内容方面33-34
  • 三、群体性事件参与形式方面34
  • 四、群体性事件参与范围方面34-36
  • 第四章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基本状况分析36-47
  • 第一节 新时期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意义36-39
  • 一、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必要性36-38
  • 二、新时期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可行性38-39
  • 第二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成效39-41
  • 一、有效搜集信息、整合社会资源39-40
  • 二、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40
  • 三、进行长期的宣传、服务与监督40-41
  • 第三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的问题41-43
  • 一、客观问题41-42
  • 二、主观问题42-43
  • 第四节 我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43-47
  • 一、缺失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法治理念43-44
  • 二、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社会空间狭小44
  • 三、NGOs 参与治理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公信力不足44-45
  • 四、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45-47
  • 第五章 美国 NGOs 有效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经验借鉴47-52
  • 第一节 美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模式47-48
  • 一、选取美国为例的原因分析47
  • 二、美国 NGOs 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模式分析47-48
  • 第二节 美国 NGOs 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48-52
  • 一、团结互助合作,政府与 NGOs 共同治理48-49
  • 二、NGOs 通过法制化途径有效参与社会治理49-50
  • 三、政府加强对 NGOs 的管理和控制50
  • 四、美国 NGOs 的志愿者参与程度较高50-51
  • 五、注重与国际 NGOs 之间的合作51-52
  • 第六章 提升我国 NGOs 有效参与社会群体性事件治理的路径选择52-60
  • 第一节 建立五位一体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新模式52-55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2-53
  • 二、NGOs 参与群体性事件要增进与政党政府的互动合作53-54
  • 三、完善有序的公民参与54
  • 四、坚定不移地走法治发展道路54-55
  • 第二节 完善对 NGOs 的立法,提高 NGOs 管理与参与的法制化水平55-56
  • 一、建立国内 NGOs 的登记注册制度55
  • 二、逐步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 NGOs 法律法规体系55-56
  • 第三节 建立 NGOs 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自律管理56-58
  • 一、完善自我,加强自身建设56-57
  • 二、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民众的监督57-58
  • 第四节 拓宽参与渠道,健全沟通机制58-60
  • 一、拓宽参与渠道58-59
  • 二、健全沟通机制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谢辞63-6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顺康;;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杨建辉;;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分析及化解机制思考[J];岭南学刊;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783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83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