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正念训练在男性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03 12:36

  本文关键词:正念训练在男性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男性服刑人员 正念训练 心理健康 攻击性 睡眠质量


【摘要】:源于东方禅修文化的正念训练在西方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应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正念训练在一般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已得到了大量的文献支持,其在被监禁群体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方向。服刑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正念训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参与者包括两类男性服刑人员,短刑犯和长刑犯,分别在两所监狱独立进行正念训练。本次训练共招募了服刑人员100名,最终83人进入完整的数据分析,其中短刑犯43名,长刑犯40名。本研究采用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参与者分为正念训练干预组和等待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参加六周正念训练,等待对照组在此期间不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四个相关量表进行心理测评,这些量表包括: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攻击性问卷(A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干预组的第一轮训练结束后,开始对等待对照组进行第二轮训练。六周结束后,再次采用上面四量表对等待对照组进行测量以考察干预效果,并对干预组进行测量作为六周后的跟踪测。 结果发现,经过六周正念训练干预,相对于等待对照组,参与正念训练的短刑犯和长刑犯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而长刑犯的攻击性显著下降,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跟踪效果基本得到维持,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改善。虽然正念训练对短刑犯和长刑犯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显著提升,但长刑犯的改善更加显著。 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正念训练可以显著提升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降低长刑犯的攻击性,改善睡眠质量,六周的跟踪测量基本得到维持:正念训练对于长刑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显著好于短刑犯;另外,不同的干预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很可能依赖于是否能够坚持练习,这说明坚持练习对于服刑人员培养正念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关键词】:男性服刑人员 正念训练 心理健康 攻击性 睡眠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28
  • 1、正念10-15
  • 1.1 正念的定义10-11
  • 1.2 正念疗法的起源11-12
  • 1.3 正念疗法的发展12-13
  • 1.4 正念的机制13-15
  • 2、国内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15-18
  • 2.1 国内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现状15-17
  • 2.2 可能的原因分析17
  • 2.3 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技术应用现状17-18
  • 3. 正念疗法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的应用18-26
  • 3.1 在监狱中开展冥想训练的类型18-21
  • 3.1.1 正念减压疗法19-20
  • 3.1.2 内观禅修20
  • 3.1.3 超觉冥想20-21
  • 3.2 以正念为基础的冥想训练在监狱的应用21-26
  • 3.2.1 正念减压疗法与内观禅修21-22
  • 3.2.2 正念疗法在服刑人员中的应用22-24
  • 3.2.3 内观禅修在服刑人员中的应用24-26
  • 4. 正念疗法对心理健康、攻击性和睡眠方面的影响26-28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意义28-30
  • 1、问题提出28
  • 2、研究假设28
  • 3、研究意义28-30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30-45
  • 1、研究目的30
  • 2、研究方法30-35
  • 2.1 研究参与者30
  • 2.2 参与者的招募与分组30-31
  • 2.3 研究设计31-32
  • 2.4 测量工具32-34
  • 2.5 训练安排34-35
  • 3、结果分析35-43
  • 3.1 出勤情况35-36
  • 3.2 训练前基线水平比较36-37
  • 3.3 训练前后各指标的总分变化情况37-38
  • 3.4 干预组、对照组在干预后各指标得分变化差异对比38-39
  • 3.5 不同监狱的服刑人员在干预后各指标得分变化差异对比39-40
  • 3.6 正念训练对两类服刑人员在SCL-90上的干预效果对比40
  • 3.7 跟踪测验的效果评估40-41
  • 3.8 不同团体干预模式对于干预效果的影响41-42
  • 3.9 练习意愿和练习信念的变化趋势42-43
  • 4、主观报告43-45
  • 第四部分 讨论与总结45-54
  • 1、结果讨论45-48
  • 1.1 基线水平的讨论45
  • 1.2 干预效果的讨论45-47
  • 1.3 跟踪效果的讨论47
  • 1.4 干预模式的讨论47-48
  • 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8-50
  • 3、临床观察和工作建议50-54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6
  • 附录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科生;贺志明;;绘画治疗模式对女犯心理矫治探索——以湖南女子监狱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1年05期

2 随文杰;王彦鹏;陈星宇;孙太昊;;阅读疗法在监狱图书馆中的研究与应用微探[J];贵图学刊;2009年01期

3 陆黎,邹涛,殷幼琴,蔡五三;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郑秀娟;赵淑娟;;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5 彭惠霞;论罪犯危机干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丁福;;服刑人员心理特征及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7 沙东想,吕成荣,狄小华,张云飞;罪犯心理卫生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1996年01期

8 徐春光;服刑罪犯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9 钱福永;当代罪犯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许燕春;邱鸿钟;;服刑罪犯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晓晨;内观禅修对心智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玉琴;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8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8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