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4 09:17

  本文关键词: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性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的、系统的调整,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致使整个社会的局面趋于复杂多元化。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国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也愈发凸显和激化,当这些矛盾在现实中无法调和或是处理不当,就极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就我国现状而言,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和规模正呈现逐年增长和扩大的趋势,给我国各个领域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已经成为我党和政府一个无法回避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政治优势,在我国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均扮演者极为关键的角色。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凭借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充分的实效性,有力的保障着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稳步发展,当仁不让的成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国情,采用文献综述法等研究方法对本课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引言主要对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并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紧接着深层次的探究了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指出了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现实作用;随后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加以阐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在应对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在实践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将群体性事件划分为事前、事发和事后三个阶段,分阶段的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看法和具体操作的手段,旨在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群体性事件研究概述11-13
  • 1.2.1 国内研究概述11-13
  • 1.2.2 国外研究概述13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3-14
  • 2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14-21
  • 2.1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14-16
  • 2.2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征16-18
  • 2.2.1 主体集群性16
  • 2.2.2 过程突发性16-17
  • 2.2.3 行为偏激性17
  • 2.2.4 目的利益性17
  • 2.2.5 结果危害性17-18
  • 2.2.6 防治艰巨性18
  • 2.3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18-21
  • 2.3.1 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18-19
  • 2.3.2 事件的数量持续增多19
  • 2.3.3 参与主体呈现多样化19
  • 2.3.4 境外敌对势力涉足群体性事件19-20
  • 2.3.5 网络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新媒介20
  • 2.3.6 参与事件的旁观者的数量增多20-21
  • 2.3.7 事件的爆发形成一定的区域性21
  • 3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影响21-27
  • 3.1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21-25
  • 3.1.1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21-22
  • 3.1.2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22-23
  • 3.1.3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政治原因23-24
  • 3.1.4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文化原因24
  • 3.1.5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法治原因24-25
  • 3.2 我国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影响25-27
  • 3.2.1 群体性事件的消极影响25-26
  • 3.2.2 群体性事件的现实作用26-27
  • 4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及其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27-38
  • 4.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27-28
  • 4.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28-30
  • 4.2.1 政治性28-29
  • 4.2.2 普遍性29
  • 4.2.3 实践性29
  • 4.2.4 发展性29-30
  • 4.2.5 差异性30
  • 4.3 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30-32
  • 4.3.1 稳定功能30-31
  • 4.3.2 导向功能31
  • 4.3.3 保证功能31-32
  • 4.4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现实意义32-34
  • 4.4.1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32-33
  • 4.4.2 思想政治教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优越性和可能性33-34
  • 4.5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34-38
  • 4.5.1 事前的预防作用35-36
  • 4.5.2 事发时缓解作用36-37
  • 4.5.3 事后的疏导作用37-38
  • 5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38-48
  • 5.1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则38-40
  • 5.1.1 坚定实事求是的原则38-39
  • 5.1.2 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39-40
  • 5.1.3 坚持民主公正的原则40
  • 5.2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预防作用40-43
  • 5.2.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40-41
  • 5.2.2 加强人民群众的预防教育41-42
  • 5.2.3 建立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42-43
  • 5.3 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置群体性事发时的缓解作用43-45
  • 5.3.1 及时与群众进行正面接触43-44
  • 5.3.2 针对焦点理顺人民的情绪44
  • 5.3.3 进行正反面相结合的教育44-45
  • 5.4 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事件事发后的疏导作用45-48
  • 5.4.1 针对参与者做好善后回访45-46
  • 5.4.2 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46-47
  • 5.4.3 坚持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47-48
  • 6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建国;;群体性事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沧桑;2010年02期

2 胡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集群行为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3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4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周四选;;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思路[J];学习月刊;2007年10期

6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7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8 王鲁军;张闻一;;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1期

9 王锡锌;;从“管理”走向“参与”的转变[J];人民论坛;2009年16期

10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瑶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勇;毕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肯定[N];毕节日报;2008年

2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做好青工思想政治教育[N];长治日报;2009年

3 盛利祥;用活“四种方法”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N];承德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初级中学 马树章;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年

6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7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山西党校报;2010年

8 周维 姜军;武警黔东南支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9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3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6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蒋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云;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源锋;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D];中北大学;2011年

3 闫伟玮;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0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90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