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处行贿犯罪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4 23:10
本文关键词:关于重处行贿犯罪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现状 成因 重受贿轻行贿 反思 “严而不厉” 完善
【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行贿犯罪,我国在刑事政策上一直持宽纵态度;立法上对行贿与受贿不仅不同罚,而且设定的刑罚轻重迥异;司法实践中更是重受贿犯罪的查处而轻行贿犯罪的追究;人们对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行贿在贿赂之链中居于弱者地位,应予同情。这些事实均表明了“重受贿轻行贿”思想的广泛存在。但是实质上,在行贿与受贿之间具有的对合关系中,行贿是“源”,受贿则是“水”,即行贿犯罪是促使受贿犯罪的直接根源。因而这种以放纵行贿犯罪为代价来试图换取对受贿犯罪的查处和打击的做法并没有减少受贿的发生,反而使受贿犯罪屡禁不止,行贿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行贿行为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损害了国家的廉政建设,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其所具有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加大惩治行贿犯罪的力度。 本文的核心就在于重处行贿犯罪,围绕着这一核心,,共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我国当前行贿犯罪的现状、立法规定及查处情况。本部分首先对我国当前行贿犯罪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行贿现象的普遍性、严重性。接着寻求我国立法对于行贿犯罪的规定,与受贿犯罪相比,可知对行贿犯罪的处罚相对轻缓;而在司法实践中,对贿赂犯罪的打击,也一直是偏重于打击受贿而轻视行贿。 第二部分:对行贿犯罪查处较少的成因分析。当前社会,行贿之风泛滥,司法实践中却很少对行贿行为进行追究,这缘于何故呢?本部分对行贿犯罪查处较少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其中不乏有对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刑事政策的宽纵,以及检察机关侦查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难,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源于立法规定上存在的缺陷,如罪名过于单一,构成要件上将贿赂内容限定为“财物”、行为方式限定为“给予”、主观上须“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处罚上配置的刑罚种类单一、对单位行贿罪的规定过于简单等等。此外,重受贿思想的广泛存在也导致了对行贿犯罪的轻视。 第三部分:对重受贿轻行贿现象的反思。长期存在的“重受贿犯罪的追究而轻行贿犯罪的查处”现象合理吗?本部分通过对行贿与受贿的关系进行探析,发现在这种对合关系中,行贿是受贿之源,而且行贿与受贿所侵害的法益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因而重受贿轻行贿是很不合理的,它还造成一些严重后果,如行贿现象日趋严重,受贿犯罪屡禁不止。 第四部分: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的建议。通过对重受贿轻行贿现象进行反思,本部分提出了重处行贿犯罪的建议。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宜构建“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其次,结合第二部分的内容,对行贿犯罪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予以完善。其中立法完善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罪名上的多元化,构成要件上的完善,如扩大贿赂内容、将许诺给予、提议给予纳入行贿罪的行为方式、修改主观目的的规定,刑罚种类上配置罚金刑、资格限制刑,完善单位行贿的处罚规定等等。而司法上的完善则主要通过证据的完善来实现。
【关键词】:现状 成因 重受贿轻行贿 反思 “严而不厉”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内容摘要4-7
- Abstract7-14
- 引言14-17
- 一、 我国当前行贿犯罪的现状、立法规定及查处情况17-25
- (一) 当前行贿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7-22
- (二) 立法规定和查处情况---“重受贿轻行贿”在立法与司法上的表现22-25
- 二、 对行贿犯罪查处较少的成因分析25-41
- (一) 刑事政策的宽纵25-27
- (二) 刑事立法上的缺陷27-34
- (三) 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面临诸多困难34-35
- (四) 对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35-38
- (五) 重受贿思想的广泛存在38-41
- 三、 对重受贿轻行贿现象的反思41-47
- (一) 关于行贿与受贿的关系分析41-44
- (二) 重受贿轻行贿现象的危害44-47
- 四、 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的建议47-68
- (一) 构建“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47-49
- (二) 关于重处行贿犯罪的立法完善49-60
- (三) 关于重处行贿犯罪的司法完善60-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储槐植;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2 范红旗,邵沙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与我国反贿赂犯罪法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4年05期
3 朱孝清;略论行贿罪主观要件的修改[J];法学;1996年08期
4 陈旭文;;论行贿犯罪惩治不力的原因和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顾相伟;;行贿犯罪探究——行贿犯罪查处比例偏低的原因与立法完善[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6 陈兴良;论犯罪的对合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4期
7 储槐植;;市场经济与刑法[J];中外法学;1993年03期
8 赵长青;;受贿罪客体新探[J];现代法学;1990年06期
9 文东福;;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行贿罪[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贿赂犯罪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4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9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