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警察工作压力研究:压力源量表编制及应激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9-13 15:46

  本文关键词:警察工作压力研究:压力源量表编制及应激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警察压力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控制源 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摘要】:学者们发现警察的工作压力比正常人大,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在国内背景下,对中国警察进行压力相关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包含三部分工作:(1)前期16663名警察样本的摸底调研;(2)警察工作压力源量表编制;(3)警察心理应激机制模型的建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编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警察工作压力源量表,并且建立中国民警的心理应激机制模型。 前期大样本的摸底调研调查了目前浙江省警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警察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和压力事件。 问卷编制过程严格按照探索和验证两个过程实施:第一步,用浙江省数据对问卷的结构进行探索;第二步,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数据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用浙江省警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删除不合适题项,最终剩20个压力事件,分成三维:社会公众层面、组织制度层面和工作特征层面。通过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该三维模型能够在宁夏样本上拟合,并且其结构和参数与浙江省的模型一致。该问卷具有好的信效度。 警察心理应激模型也严格按照探索和验证两个步骤来分析。多群组验证性分析显示两个地区的应激模型结构和路径系数等同,说明模型能概化到不同地区的样本上。该模型包含了以下主要路径: (1)警察的工作压力会引起工作倦怠情绪,降低其工作满意感; (2)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感间起到中介作用; (3)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中间起到中介作用; (4)社会支持通过影响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工作满意感; (5)心理控制源对结构方程模型中潜变量之间的路径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警察压力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控制源 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1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1
  • 第1章 绪论11-27
  • 1.1 课题背景11-12
  • 1.2 中国公安民警工作概况12-13
  • 1.3 本研究的构思13-16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3.2 研究方法和工作安排14-16
  • 1.4 文献综述16-27
  • 1.4.1 心理压力的定义16
  • 1.4.2 心理压力的特点16-17
  • 1.4.3 工作压力的定义17
  • 1.4.4 工作压力源17-18
  • 1.4.5 国外警察工作压力源分类18-19
  • 1.4.6 国内警察压力源分类19-21
  • 1.4.7 国内警察压力源问卷编制及其存在的问题21-22
  • 1.4.8 心理应激理论和模型22-25
  • 1.4.9 国内对警察压力的研究及其问题25-27
  • 第2章 16663名民警的身心健康摸底调查27-35
  • 2.1 调查对象27-28
  • 2.2 调查方法28
  • 2.3 结果分析统计软件28-29
  • 2.4 调查结果29-34
  • 2.4.1 心理健康问题常模比较29-31
  • 2.4.2 心理压力状况分析31-33
  • 2.4.3 心理调适和应对方式33-34
  • 2.5 本章讨论34-35
  • 2.5.1 浙江省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34
  • 2.5.2 浙江省民警的工作压力事件调查结果34
  • 2.5.3 对正式研究的启示34-35
  • 第3章 警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35-61
  • 3.1 问题提出35
  • 3.2 研究目的35
  • 3.3 研究步骤35-37
  • 3.4 研究1:深度访谈37-45
  • 3.4.1 受访者37
  • 3.4.2 访谈过程37-38
  • 3.4.3 材料分析方法38
  • 3.4.4 访谈结果38-44
  • 3.4.5 讨论和总结44-45
  • 3.5 研究2:开放式问卷调查45-46
  • 3.5.1 调查被试45
  • 3.5.2 调查问卷45
  • 3.5.3 调查结果45-46
  • 3.6 研究3:警察工作压力源问卷的编制46-55
  • 3.6.1 初测被试46
  • 3.6.2 初测问卷46-47
  • 3.6.3 统计软件和统计方法47
  • 3.6.4 结果分析47-54
  • 3.6.5 讨论和总结54-55
  • 3.7 研究4:问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验证和推广55-59
  • 3.7.1 研究被试55
  • 3.7.2 正式问卷55-56
  • 3.7.3 统计软件和方法56
  • 3.7.4 结果分析56-58
  • 3.7.4.1 压力源定义验证56-57
  • 3.7.4.2 验证性因素分析:一阶和二阶模型57
  • 3.7.4.3 两个地区的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57-58
  • 3.7.5 讨论和总结58-59
  • 3.8 本章讨论和小结59-61
  • 3.8.1 深度访谈结果59
  • 3.8.2 开放式问卷结果59
  • 3.8.3 最终问卷的质量59-60
  • 3.8.4 总结60-61
  • 第4章 警察心理应激模型的探讨61-81
  • 4.1 警察心理应激模型的建立—浙江省样本61-71
  • 4.1.1 问题提出61
  • 4.1.2 研究目的61
  • 4.1.3 假设模型和相关假设的提出61-64
  • 4.1.4 研究方法64-65
  • 4.1.4.1 研究被试64
  • 4.1.4.2 问卷构成64-65
  • 4.1.5 研究结果65-71
  • 4.2 警察应激模型的验证71-75
  • 4.2.1 最终模型在宁夏民警样本上的验证71-74
  • 4.2.2 男民警和女民警模型的等同性74
  • 4.2.3 不同年龄段模型的等同性74-75
  • 4.3 心理控制源的调节效应分析75-78
  • 4.3.1 心理控制源对社会支持效应的调节75-76
  • 4.3.2 心理控制源对工作压力效应的调节76-78
  • 4.4 本章讨论和总结78-81
  • 4.4.1 警察工作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解释78-79
  • 4.4.2 理论模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79
  • 4.4.3 心理控制源的调节作用79-81
  • 第5章 总讨论、意义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81-86
  • 5.1 总讨论81-82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82-84
  • 5.3 本研究对实践的意义84-85
  • 5.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1
  • 附录91-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荔;;福泉厦三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冯永辉;胡昆;莫文;阳子光;肖丽辉;魏勇;;基层武警战士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许新源;邱乾隆;;论警察职业压力与疏导[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武雁萍;;警察不良应激问题的心理学分析与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肖冬梅;浅谈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对策[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尹卫民;;警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其处理方式[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刘贵萍;叶亨奎;;对当前警察心理压力源的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6期

9 伍勤;;贵州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淑合;论一线民警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曦;上海市警察职业压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杨楠;警察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淑华;警察气质性乐观、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和工作压力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4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844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