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4:22

  本文关键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社区 社区公共安全 层次分析法 评价


【摘要】: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是城市运行与管理的基本单位。社区安全既是城市公共安全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城市基层灾害救援的重要单元,社区承担着加速社会发育、降低社会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任。同时,作为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社区还要承担保护辖区内居民不受公共安全事件影响的责任。因此,社区公共安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社区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缺乏对社区安全的科学管理,尤其是我国还没有一种科学的针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评价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城市的社区公共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确保社区安全具有可控制性,对于社区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以往社区公共安全和安全社区研究成果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在社区公共安全评价体系中,为了改变以往社区评价忽视居民感受、重有形轻无形的弊端,在指标选取中,除包含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外,又将居民的公共安全感知度作为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在评价主体中,将居民纳入主体范围,并且将评价主体对社区公共安全的定性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转化成定量评价后,与其他评价指标结合形成最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长沙市C社区公共安全的评价的实例分析,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并就C社区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公共安全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3
  • 1.3 关键词阐释13-16
  • 1.3.1 社区13-14
  • 1.3.2 安全社区14-15
  • 1.3.3 社区公共安全15-16
  • 1.3.4 社区公共安全评价16
  • 1.4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16-20
  • 1.4.1 层次分析法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史16-19
  • 1.4.2 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26]19-20
  • 1.5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1.6 文章结构21-23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23-31
  • 2.1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理论基础23-25
  • 2.1.1 现代社会冲突理论23
  • 2.1.2 危机管理理论23-24
  • 2.1.3 风险社会理论24-25
  • 2.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及其评价的实践25-28
  • 2.2.1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实践经验25-28
  • 2.2.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实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8
  • 2.3 国外社区公共安全评价的借鉴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AHP基本原理31-43
  • 3.1 AHP与其它决策方法的不同31-32
  • 3.2 AHP的基本原理32
  • 3.3 AHP的分析过程32-41
  • 3.3.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33-34
  • 3.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34-36
  • 3.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校验36-37
  • 3.3.4 判断矩阵权重求解37-41
  • 3.3.5 合成权重计算和排序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基于AHP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43-55
  • 4.1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的主体43-45
  • 4.1.1 社区安全评价主体的一般构成43
  • 4.1.2 社区居民作为评价的主体43-45
  • 4.1.3 评价主体的相互关系45
  • 4.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特点45-47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46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46-47
  • 4.3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47-51
  • 4.3.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程序47
  • 4.3.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47-51
  • 4.4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1-53
  • 4.4.1 权重确定流程51-52
  • 4.4.2 具体计算方法52-53
  • 4.5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流程53-54
  • 4.6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评价实证研究—以长沙市C社区为例55-71
  • 5.1 C社区及其公共安全概况55-56
  • 5.2 C社区公共安全评价的实施56-69
  • 5.2.1 构建阶梯层次结构56-57
  • 5.2.2 数据采集及处理57
  • 5.2.3 指标权重与合成权重的确定57-64
  • 5.2.4 C社区公共安全等级评定64-69
  • 5.3 评价结果分析69-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提升长沙市C社区公共安全水平的对策71-79
  • 6.1 C社区公共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71-73
  • 6.2 提升C社区公共安全水平的对策73-78
  • 6.3 本章小结78-7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7.1 结论79
  • 7.2 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8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艳春;基于6S管理理论的EMS分拣系统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李钦磊;政府住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8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48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