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视角的我国白领犯罪解析
本文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视角的我国白领犯罪解析
【摘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熏陶、诱导作用,因而白领犯罪就是白领们在生活经历中不正确的学习过程。我国白领犯罪的原因包括相互模仿的"观察学习"、相对剥夺感产生的相对贫困、大众传媒的不良暗示以及网络文化中"亲历学习"式的畸形因素等。我国白领犯罪的特点是主体智商高、权钱交易突出、窝案增多和后果恶劣。面对这种形势,应从不断提升白领人格修养、规范大众传媒宣传和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入手,消解我国白领犯罪问题。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 白领 白领犯罪 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
【基金】:中央财政上海政法学院“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科研基地项目(央财专项,项目号为2010GSB001和2011YC3008) 上海政法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k2012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YJA810011) 上海政法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从1939年12月,美国社会学教授萨瑟兰首次提出“白领犯罪”的概念,白领犯罪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如米泽尔所说,当前,来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的智能犯罪分子仍在扒我们的口袋,每年盗走的钱款总共为3000亿美元。这些“社会可接受的”的犯罪分子,以一副正人君子的面目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沃欢;;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宝成;;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关于犯罪及其控制的政治经济学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2 孙峰华;;2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钟春平;;动态不一致、法不责众与政府声誉:中国金融犯罪的经济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戴宜生;;首重实证——世纪之交对犯罪理论研究的期望[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波;白领犯罪的特征及其防治[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朱拥政;略论对白领犯罪的防治[N];法制日报;2004年
3 王进;白领犯罪需警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中国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小组邋HTCIA高科技犯罪调查协会亚太区分会 Sprite Guo;电子证据及计算机取证技术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法学教授 游伟;经济犯罪规律与刑事政策的确定[N];检察日报;2009年
6 张玉婷;生物识别技术:安防科技新高度[N];人民公安报;2010年
7 刘静坤;美国应对网络犯罪新举措:成立联合工作组[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丹阳市公安局;为丹阳经济跨越发展保驾护航[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永军;中国白领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谭远宏;犯罪学视野下的越轨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飞;中国白领犯罪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程望;经济型白领犯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都媛媛;论白领犯罪概念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金强;中国白领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黄勇;论白领犯罪的成因及其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曾莘;白领犯罪概念、成因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林路;当前未成年女性犯罪原因及其矫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罗刚;我国证券交易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顾凌云;银行内部人金融犯罪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彭远春;论电子商务犯罪的刑事法预防[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8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4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