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螺旋CT在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三维螺旋CT在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法医学 机械性损伤 三维螺旋CT 尸体检验
【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GY07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2920)
【分类号】:D919.4
【正文快照】: CT用于法医学尸体检验,在国内尚未见报导;在国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某些国家有条件的法医学鉴定机构即开始尝试运用CT进行尸体检验[1],探讨它在法医病理学中的价值。到目前为止,研究内容大多是“解剖检验”来比较判断其诊断能力,探讨其在死因鉴定中的价值,其次是利用它三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剑;刘宁国;陈忆九;;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宁国;邹冬华;许建荣;赵辉林;郑剑;陈忆九;;影像学技术与尸体解剖在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2 郑剑;刘宁国;陈忆九;;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晶;张琳琳;陈新山;;静脉气体栓塞的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2 陈琼;;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J];口腔医学;2006年02期
3 刘学礼;医学诊断技术的革命[J];自然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家乐,利焕祥,黎钊鸿,石尖;法医学现场勘查和尸检推定凶手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2 ;资料库[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3 上田政雄,李德祥;日本的法医学教室和法医学的发展[J];日本医学介绍;1984年11期
4 李桢,张剑敏,韩晓华;机械性损伤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的法医学鉴定[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魏春;电击死亡45例回顾性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侦探学堂 法医学简介[J];青少年文学(推理世界);2007年04期
7 郭景元;法医学血痕检验容易发生什么错误?——法医学专题讲座(九)[J];新医学;1981年04期
8 杨新华;148例尸体检验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9 李绍稳;李永强;;“7.18”杀人命案法医勘验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S1期
10 王慕生;;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及临床注意事项——法医学专题讲座(三)[J];江苏医药;198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家乐;利焕祥;黎钊鸿;石尖;;法医学现场勘查和尸检推定凶手1例[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2 范宝增;;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尸体检验[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3 李广义;骞润宇;金洪年;;1例抢劫杀人案的法医学勘验分析[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4 邹积敏;丁百林;;法医学物证在一起命案侦破工作中的成功运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永山;梁江江;沈晓曦;张意平;唐钊;徐宏平;;一起杀死两人案件的法医学现场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学建;戴金桥;徐宏云;徐宏发;;命案现场的法医学物证之研究—附535例已破他杀案尸检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Robert B.Forey;A.W.Jones;张_";;法医学酒精检测的未来发展[A];第十五届国际法庭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法医学部分)[C];1999年
8 孙波;但映红;肖苏琦;袁洪明;段兵;张晔;;对保外就医法医学审查程序规则的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黄瑞亭;;论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儿童概念及其年龄界定[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于水深;;试析手功能评定标准的法医学价值[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红兵 记者 谢松;南昌市法医学会成立[N];南昌日报;2009年
2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高振会;环境法医学向我们走来[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全国首批检察业务专家江苏省检察院主任法医师 顾晓生;命案法医学证据审查要点[N];检察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秋蓉;保护海洋环境 关注人类未来[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通讯员 曾勇 贾建长;教书育人卅二载 桃李神州誉自来[N];组织人事报;2008年
6 马竞邋曹天健;丛斌:让法医学与法学碰撞出耀眼火花[N];法制日报;2007年
7 荣亮;李杰:做到三个100%的法医[N];广安日报;2008年
8 杜文戈;从“鞋带上吊”质疑看个别律师知识缺陷[N];检察日报;2009年
9 邓新建;伍新尧:科研人生铸就法医学丰碑[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抓住契机推进我国环境法医学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强;Y染色体STR复合扩增及法医学可行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潘洪富;人死后玻璃体液化学成分含量改变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刘开东;神经机械性损伤中脑红蛋白表达及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颜静;人类21号染色体新STR遗传标记的法医及医学遗传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戴浩霖;十个新的Y染色体STR的特性及复合扩增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袁万安;法医鱼类学种属鉴别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董建国;STR基因座嵌合引物复合扩增及其法医学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旭东;线粒体DNA多态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法医学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许铭炎;四川彝族、新疆维族HLA-B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10 吴敬杰;大鼠新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经东;3个新的Y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2 黄玉环;中国古代法医学发展史及相关文献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07年
3 严辉;清代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08年
4 张伟娟;法医DNA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刘莹;广西都安瑶族线粒体DNA控制区及Y-STR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永在;山西汉族和内蒙古蒙古族人DYS413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7 陈伟;重庆汉族、土家族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徐静涛;正常人短音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与主观听阈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薄云峰;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与年龄相关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贾振军;新的STR遗传标记及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的法医学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2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8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