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5:33
本文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摘要】:危机管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说其古老,是因为人类发展、演进的历史就是一部危机应对史,,中国自古就有“无灾不成年”的说法。世界各国政府都将公共危机管理作为自身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以确保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 在我国,与汉族地区相比民族区域危机的频发度、危害性、严重性、广泛性及成因都有其特殊的内在特点。近年来,伴随着国际范围内各类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上升状态下的种种阵痛。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巩固社会发展成就、有效化解各类危机将成为政府最重要的社会职责。当前我国学界对于危机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危机研究更为匮乏。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现实需求推动了公共危机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7.5”事件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有关民族区域特殊性危机治理策略的研究已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而频发的各类危机事件给本来就受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薄弱等客观制约而落后于东部地区发展平均水平的民族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雪上加霜。此类事件已经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由此对国家整体发展和民族和谐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基于对我国民族区域危机表现形态特征、危机特殊性与产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7.5”事件中政府应对策略分析评价,结合自身职责,赴疆维稳过程中,深入调研,实地了解民族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策略的基本思路。新的民族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策略需要发挥政府的组织与协调职能,改变以往危机处置工作仅靠政府管理的陈旧模式。
【关键词】:危机管理 民族区域 危机治理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写作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现实意义11
- 1.3 民族危机的国内外研究11-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14-17
- 1.4.1 研究目标15
- 1.4.2 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危机治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7-30
- 2.1 危机17-22
- 2.1.1 国内外学界对危机的界定17-19
- 2.1.2 危机的类型19
- 2.1.3 危机的特征19-20
- 2.1.4 危机治理过程分段20-22
- 2.2 公共治理理论及治理的多元化22-23
- 2.2.1 治理理论及运用22
- 2.2.2 公共危机治理主体的单一到多元变化22-23
- 2.2.3 公共危机治理的公众参与23
- 2.3 国际民族区域危机的多样性与普遍性23-25
- 2.3.1 国际民族区域危机产生的原因23-24
- 2.3.2 国际民族区域危机的一般性24
- 2.3.3 国际民族区域危机的特殊表现24-25
- 2.4 我国民族区域危机特征及易发性研究25-30
- 2.4.1 我国西北地区民族问题特征25-28
- 2.4.2 民族区域危机易发的内部原因28
- 2.4.3 影响民族区域危机的外部因素28-30
- 第三章 “7.5”事件引发的民族公共危机治理问题30-41
- 3.1 “韶关事件”引发的所谓民族冲突30-31
- 3.1.1 谣言产生及其影响30-31
- 3.1.2 政府反应及显露出的问题31
- 3.2 “7.5”事件早期征兆及引发过程31-35
- 3.2.1 事件发生前境外疆独势力的活动31-32
- 3.2.2 “7.5”事件爆发及政府反应32-35
- 3.2.3 “7.5”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35
- 3.3 “7.5”事件形成的深层原因35-41
- 3.3.1 语言文化差异及影响36-37
- 3.3.2 区域贫富差距37-38
- 3.3.3 民族区域治理传统存在的问题38-39
- 3.3.4 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引发的负面效应39-41
- 第四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危机治理现状及缺陷41-46
- 4.1 我国政府危机治理模式划分41-42
- 4.2 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区域危机应对中的现状与缺陷42-46
- 4.2.1 政府危机意识严重匮乏42-43
- 4.2.2 缺乏常设危机应对机构43
- 4.2.3 缺乏研究,处置力量欠缺与手段的单一43-44
- 4.2.4 缺乏政府协调,社会力量无序参与44-45
- 4.2.5 信息公开与责任倒查评估体系尚待健全45-46
- 第五章 民族危机治理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46-50
- 5.1 发达国家一般危机的治理模式46-48
- 5.1.1 常设的管理机构46-47
- 5.1.2 完善的应急预案47
- 5.1.3 信息化政府47-48
- 5.2 国外处理民族区域危机的模式48-50
- 5.2.1 民族区域危机应对模式演变48
- 5.2.2 处理民族区域危机的经验和策略48-49
- 5.2.3 国外处置模式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性选择49-50
-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策略优化50-56
- 6.1 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区域公共危机的应对基础50-52
- 6.1.1 树立忧患意识50-51
- 6.1.2 预警监测机制的建立51
- 6.1.3 文化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1-52
- 6.2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危机应对权责机制52-56
- 6.2.1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问责倒查机制的建立52-53
- 6.2.2 危机综合管理部门的构建与专业处置队伍的建立53
- 6.2.3 媒体应对与信息公开53-54
- 6.2.4 综合治理与多元有效参与54-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泽洲;;建构危机时期的政府治理机制——谈政府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及其危机[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6期
3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7期
4 徐家良;危机动员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1期
5 杨发仁;新疆应该确立跨越式发展思路[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992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99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