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文化运动:1930年代的强迫识字教育
本文关键词:民族主义与文化运动:1930年代的强迫识字教育
【摘要】:民国以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以文字为表征的文化发展尤为关注。为了普及识字教育、降低文盲率,从1935年开始,强迫识字教育在南方各省开展起来。为了增强其实效,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受日本侵华战争之影响,该举措在各省沦陷的过程中随之终止。但识字教育作为国民政府推行民族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河北金融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河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强迫识字 文化运动 民族主义
【分类号】:D693
【正文快照】: 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更是民族特性的载体。19世纪90年代以后,国人循着以“学战”挽救民族危机的路径,进行着诸多尝试,从而掀起了民族主义诉求下的一系列文化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文化领域内民族主义运动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识字教育成为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五年冬到一九五六年春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指示[J];陕西政报;1955年1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坚;;旧中国扫盲识字教育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导 王斌华;重视识字教育的奠基作用[N];文汇报;2007年
2 孔金龙;小学生的识字教育方法应当多样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孙军;青岛禁止幼儿园进行系统识字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陈香;部分教育学者建议识字教育重视《千字文》等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对话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周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明红;学龄前儿童需要进行识字教育吗[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蒋建华;识字小问题,背后还有大文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尚海;学前识字抓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3年
8 内蒙古民族大学幼儿园 徐秀云;漫谈幼儿早期识字教育[N];通辽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绍军;论个类精神复演论在语文教育中的化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3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1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