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制”共处的镜像与艺术: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制”共处的镜像与艺术: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理论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中国创新
【摘要】:"两制"和平共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宝库中的瑰宝。立足时代的变迁和现实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进行了科学的回答,体现了"同时胜利"与"一国首先胜利"的辩证统一。特别是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列宁基于帝国主义时代的特殊矛盾回答了如何在首先胜利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体现了"策略"与"原则"的统一。这些光辉的思想成为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新中国历代领导人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的思想,也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了从"竞争共处"到"共赢共处"再到"贡献共处"的不断升华。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大研究基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和平共处理论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中国创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15ZDA001)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一、理论逻辑:“一国首先胜利”与“同时胜利”的辩证统一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之前,经典作家没有论及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语体系中,是“同时发生”(国内学界通称为“同时胜利”)的表达。《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军;;中国三十年改革的理论逻辑[J];人民论坛;2008年09期
2 康之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云芳;;民族信任模式演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悖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5期
4 颜岩;;历史现象学:马克思理论逻辑的必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1期
5 雷宇;;政府规制的理论逻辑:从理论逻辑到规制失灵[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6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的理论逻辑[J];金陵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王一琦;;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必然[J];政工学刊;2014年06期
8 张一兵;周嘉昕;;青年恩格斯在现实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韩志明;;“解辩性责任”初探[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10 王斌林;;论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理论逻辑[J];理论月刊;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秉国;;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侯惠勤;;用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支撑道路自信——“全国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理论研讨会”主题报告[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福范;把握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N];学习时报;2013年
2 合肥工业大学 任雪萍;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与时代要求[N];安徽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蓉;行政问责的长沙试验:理论逻辑与行动解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14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1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