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外交: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例
本文关键词:媒介外交: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例
【摘要】:本文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个案研究,认为媒介外交与国家本体认知、国际形象的建构、全球政治体系的重组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而美国政府在“9.11”后对媒体的成功运用标志着媒介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媒介外交 反恐联盟 国际关系 新外交范式
【分类号】:D81
【正文快照】: “媒介外交”(media diPlomaey)也译“媒体外交”,博萨·埃布(Bosah Ebo)在其《媒介外交与对外政策》一文中将其定义为:“运用媒体阐述和推进对外政策,,川。媒介外交正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追溯至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演说。在演说的第一点中威尔逊就提出了“公开的和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皓;从“集体安全”到“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款”的历史解读[J];国际观察;2002年03期
2 时殷弘;;从大战略角度看美国的危机处理——从9.11到进攻阿富汗[J];世界知识;2001年21期
3 康兴平;“9·11”后看美国的“新闻自由”[J];新闻记者;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翠静;;从学术明星现象看大众文化的回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孙志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草根性隐蔽议程”:内涵、诱因及双向危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于春苓,杨超;评国际冲突根源研究范式之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5 祝军;;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与机制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杜敏;论受众对编辑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7 邝文国;马永祥;;普通逻辑在科技期刊数据编辑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7年06期
8 朱晶;;大众传播低俗化产生的原因探讨[J];编辑学刊;2012年04期
9 刘彩霞;;马莱茨克模式对大学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蒋玮;;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J];中国编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红波;;口碑营销:传媒舆论经济生成的一种诠释[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雪;;试论文化传播对民族心理的潜导[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立新;牛素娟;;新闻传播中的负联想与负放射——新华网《焦点网谈》新闻报道个案研究[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蓉蓉;;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案例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明;基于行为意向的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丽霞;数字图书馆版权获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卓;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武术气功热”中传媒角色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陈乐绿;上海品牌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舆论引导中的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门洪华;集体安全辨析[J];欧洲;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格;哈向国际反恐联盟开放奇姆肯特机场[J];中亚信息;2003年06期
2 刘伟;;美国政府推行媒介外交的手段与策略[J];对外大传播;2006年07期
3 郭晓兵;;反恐联盟,撑得住吗[J];世界知识;2002年24期
4 阮宗泽;反恐联盟及其面临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3期
5 陈乔之,郭彦;第三只眼看“反恐”联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唐孟生;;巴基斯坦反恐任重道远[J];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7 钮汉章,胡欣;国际反恐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1期
8 兰江;;脆弱的联盟——美巴关系解读[J];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04期
9 董素玉;;本·拉丹命运猜想[J];中国社会导刊;2002年02期
10 ;美国借反恐全面推进新全球战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凌;;21世纪初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调整[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西方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保护人权的争议[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李伟;恐怖活动猖獗 反恐联盟形成[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专稿 凌然;美巴“反恐联盟”气数已尽?[N];世界报;2008年
3 ;索马里冲突进入第七天[N];人民日报;2006年
4 赵穗生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合作中心执行主任 张小溪 采访整理;美国:称霸之路走不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欧阳维;世界战略大棋局的风云博弈[N];解放军报;2005年
6 记者 韩轩 及金子;城市反恐,,改变反恐格局[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陈俊锋;俄在坎特建立空军基地[N];中国国防报;2003年
8 尼古拉·兹洛宾;俄媒:世界进入“小国牵制大国”时代[N];国防时报;2010年
9 本报专稿 薛雨闻;基地组织向美国开出和谈条件[N];世界报;2010年
10 本报驻中亚记者 贾铁军;反恐大兵在中亚忙些什么[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许潭;美国与巴基斯坦反恐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王利文;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国际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慧娜;当代语境下的媒介外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梁媛;媒介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伟;试析美国媒介外交[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照日格图;论冷战初期美国对外传媒战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菊;穆沙拉夫政府的反恐政策评析[D];新疆大学;2009年
6 崔美艳;媒介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娜娜;布莱尔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8 王林;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及防范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毕会武;“9·11”后美国南亚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祁金水;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6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1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