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并引发诸多现实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日渐引发关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的表现形式,查找其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对策;同时也可以突破传统德育研究的界限,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情感理论的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情感发展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在情感交流、归属感和安全感、价值观、道德感等方面存在的情感缺失问题、表现进行归纳,同时介绍了当地政府部门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做法及效果,包括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健全关爱帮扶机制和开展关爱宣传活动等方面。其次,对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由政府对留守儿童情感问题重视不足、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学校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不到位、家庭对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缺乏沟通等因素引起的。最后,结合泰宁县朱口镇实际情况,从加大政府情感关爱力度、构建社会关爱网络、加强学校情感教育、强化家庭情感关怀责任等几个层面入手,提出解决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当地公共部门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提供对策参考,推动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幸福成长,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 情感交流 情感缺失 朱口镇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选题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2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20
- 1.2.3 文献述评20-21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1-23
- 1.3.1 研究思路21-23
- 1.3.2 研究方法23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23-25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25-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25
- 2.1.1 农村留守儿童25
- 2.1.2 情感缺失25
- 2.1.3 情感教育25
- 2.2 研究理论基础25-28
- 2.2.1 情感发展理论25-26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26-28
- 3 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调查及当地政府做法分析28-42
- 3.1 朱口镇留守儿童概况28
- 3.2 当地政府部门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做法28-31
- 3.2.1 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28-29
- 3.2.2 健全关爱帮扶机制29
- 3.2.3 开展关爱宣传活动29-30
- 3.2.4 关爱留守儿童做法效果30-31
- 3.3 朱口镇留守儿童调查情况31-35
- 3.4 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表现35-42
- 3.4.1 情感交流障碍35-37
- 3.4.2 归属感和安全感缺失37-39
- 3.4.3 价值观偏离39-40
- 3.4.4 道德感偏差40-42
- 4 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成因分析42-49
- 4.1 政府对留守儿童情感问题重视不足42-43
- 4.1.1 政府总体投入不足42
- 4.1.2 政府关爱主体部门不明确42-43
- 4.1.3 政府对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够43
- 4.2 社会对留守儿童情感问题重视仍不够43-44
- 4.2.1 社会整体关注度不够43-44
- 4.2.2 农村社区“熟人社会”作用退化44
- 4.3 学校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位44-45
- 4.3.1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重视不够44-45
- 4.3.2 传统学校教育和儿童情感教育融合不够45
- 4.4 家庭情感交流缺失45-49
- 4.4.1 父母与儿童的情感沟通欠缺46-47
- 4.4.2 监护人与儿童的情感沟通不足47-49
- 5 解决泰宁县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49-55
- 5.1 加大政府情感关爱力度49-50
- 5.1.1 强化政策引导49
- 5.1.2 强化部门联动49-50
- 5.1.3 引入专业人才队伍50
- 5.2 构建社会情感关爱网络50-51
- 5.2.1 强化社会情感支持,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50-51
- 5.2.2 构建和谐农村社区51
- 5.3 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51-52
- 5.3.1 提升学校对留守儿童情感问题的关注度51-52
- 5.3.2 促进传统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相互融合52
- 5.4 强化家庭情感关怀责任52-55
- 5.4.1 改变家庭教育,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52-53
- 5.4.2 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亲情环境53-55
- 6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展望55-57
- 6.1 研究结论55-56
- 6.2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晓娜;穆学宽;;大学生良好学业情感缺失的探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王永清;;家庭情感缺失学生实施情感补偿的应用——中专学校班级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3 李云虹;;女童被摔案背后的情感缺失[J];法律与生活;2013年16期
4 牟艳娟;秦崇兰;;青少年情感缺失与情感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0期
5 苏尘惜;;久别可能成路人[J];妇女生活;2014年07期
6 刘营;;“代理扫墓”透视出的情感缺失[J];神州;2012年22期
7 杨刚;王群;;《言教、身教、心教在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移情中的应用研究》——以永州地区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9期
8 政纪;警惕应酬变味[J];消防月刊;2003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祥扣;;浅议消除对学生的认知偏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通讯员 牛吉青;寄宿儿童情感缺失 幼儿园不能成“孤儿院”[N];云南政协报;2014年
2 吴丹丹;别忘了和孩子聊聊天[N];大众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支晓燕;泰宁县朱口镇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王爰U,
本文编号:1038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3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