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义务感激发与政治认同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公民义务感激发与政治认同的生成
【摘要】:义务感与义务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政治认同依赖于公民义务感的生成,公民义务感有助于形成内外一致的政治认同,是促使公民政治认同的理性自觉。公民义务感的激发主要依赖于公民身份意识的唤起、社会公正体系的构建以及公民美德的涵养等。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义务 公民义务感 政治认同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社会公民政治认同研究”(13CZZ019) 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ZZ15_098) 2014年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YZUJX2014-57D)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21.5
【正文快照】: 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自身所属政治共同体及其政治制度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离开了公民的广泛认同,任何政治组织都难以长久维持;没有政治认同,任何公民都难以忠诚于政治组织和政治信仰。因此,如何增加公民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刚;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认同的危机与转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年05期
3 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6期
4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现代政治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治意义[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刘包产;;当前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资帅;;政治认同建设与构筑和谐社会[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6期
8 伍京京;;欧洲政治认同与社会历史条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胡建;;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06期
10 杨爽;;当代中国抗争政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J];理论观察;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袁文伟;;扩大公民权利 强化政治认同[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白乐;学者建议 欧洲公民学习欧盟语言促进政治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N];学习时报;2012年
3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德永;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司徒伟智;“大众化”是个新题目[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建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工人政治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杨琪;转型进程中哈萨克斯坦政治认同问题与意识形态建构[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晓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淑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唐小丽;少数民族公民政治认同与党的执政基础巩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海燕;政治稳定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9 彭可;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申妮;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构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5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4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