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村民自治视角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5:28

  本文关键词:村民自治视角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村民自治 农村妇女 政治参与


【摘要】: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实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发展平台以及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以村民自治为背景探讨我国农村建设主体之一的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更加具有现实性意义。本文首先对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相关问题概括性的进行了介绍,进而从村民自治的视角对于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政治参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剖析,并试图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村民自治 农村妇女 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一)研究目的8-9
  • (二)研究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一)国内研究现状9-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13-16
  • (一)基本框架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三)论文的数据来源14-15
  • (四)可能的创新点15-16
  • 第一章 村民自治视角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概述16-30
  • 第一节 相关概念16-18
  • 一、政治参与16-17
  • 二、农村妇女17-18
  • 三、农村妇女政治参与18
  • 第二节 村民自治视角下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18-22
  • 一、民主选举中的政治参与19-20
  • 二、民主决策中的政治参与20-21
  • 三、民主管理中的政治参与21
  • 四、民主监督中的政治参与21-22
  • 第三节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取得的成就22-26
  • 一、政治参与认知有所提高22-24
  • 二、政治参与意识初步觉醒24-25
  • 三、政治参与行为趋于主动25
  • 四、政治参与比例、层次有所上升25-26
  • 第四节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作用26-30
  • 一、利于促进农村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27
  • 二、利于加快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进程27-28
  • 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28-30
  • 第二章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30-48
  • 第一节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30-38
  • 一、政治参与认知仍缺乏30-32
  • 二、政治参与意识仍不足32-34
  • 三、政治参与行为仍缺乏主动性、独立性34-36
  • 四、政治参与比例、层次仍不高36-38
  • 第二节 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38-48
  • 一、农村妇女自身的因素38-40
  • 二、传统文化的因素40-42
  • 三、社会环境的因素42-43
  • 四、政策法规的因素43-48
  • 第三章 促进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路径分析48-60
  • 第一节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认知48-50
  • 一、重视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48-49
  •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素质49-50
  •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心理素质50
  • 第二节 倡导性别平等思想观念,培育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50-53
  • 一、倡导性别平等思想观念51
  • 二、培育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51-52
  • 三、培育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意识52-53
  •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主动性53-55
  •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53-54
  • 二、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54-55
  • 第四节 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提升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比例、层次55-60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55-57
  • 二、完善相关参与机制57-59
  • 三、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 调查问卷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明伟;;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2年02期

2 李昭伟;整合政治参与 建设政治文明[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3 祁林德;政治文明建设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包载;政治文明的层面[J];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Z2期

5 虞崇胜;;政治因文明而进步,文明因政治而生辉——政治与文明[J];理论参考;2003年07期

6 张建贤;论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刘兵;关于城区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几点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04年02期

8 汪闻生;;政治文明的涵义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特定内容[J];上海人大月刊;2004年05期

9 亓光;池忠军;;政治生活的目的:何种公共性与如何合理[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10 许耀桐;;政治变迁应从激进化转向渐进化——新政治观还须加强的两个方面[J];人民论坛;2012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华;;试论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依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建平;;不断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黄丽清;;政治也可以生活化[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邓志强;;网络社会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周贵卯;;试论社会稳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何绍辉;黄海;;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8 武立静;;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9 王建民;;在任何情况下,共产党都得讲政治[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10 陈仕龙;;简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政治学教授 桑玉成;有一种生活叫“政治生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傅达林;从代表委员座位调整看政治惯例变革[N];各界导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N];人民日报;2014年

4 本报评论员;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N];解放军报;2014年

5 本报评论员;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N];人民日报;2014年

6 本报评论员;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N];河南日报;2014年

7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张永刚;坚决抵制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N];河南日报;2014年

8 对话人 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主任 谢春涛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竹立家 武汉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斌雄 本报记者 孟德成 王_g;党内政治生活为何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N];浙江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江琳;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来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2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永志;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健;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7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建伟;当代西欧公众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刁桐;社会抗争的治理之道[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贾建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斌;政治博客的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D];东北大学;2008年

2 马姝悦;中国共产党加强纯洁性建设的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郑宪卫;南京市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张敦伟;革命在别处:国家政治中的抗争与妥协[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康亮;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吴赛龙;社会转型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楠;我国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王

本文编号:1092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92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