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重庆石油社区是由四川油气田所属10个专业化公司分离出的71个后辅单位组建而成,多年来,石油社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保障、还在履行社会责任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庆石油社区作为央企在渝分离“三供一业”试点之一,已逐步实现移交工作。但是,在剥离“三供一业”工作中,企业人员富足过盛、社会职责过重、社区内部职能不清晰等问题都被反映出来,导致社区不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针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探索和建立新的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开辟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促进社区稳定发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环境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对重庆石油社区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制定研究对策。将同为大型国企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旨在为探索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明确方向,提供有效的企业社区治理途径,为理顺社区问题提供保障,并构建合理的企业社区体制。因此,研究社区自治基础上的企业社区建设模式对石油社区及其它社区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界定了社区管理、社区自治、企业社区等概念,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重庆石油社区自治管理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概述,包括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的自治情况和措施以及对居民满意度的实地调查,然后发现重庆石油社区自治管理存在的问题,像社会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社区参与民主自治的程度不高、社区自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企地共建社区模式存在交叉或真空现象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社区自治进行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石油企业参与管理的社区自治模式和体系,从而发挥了企业资源优势,将企业视为社区自治组织中的一员,成立社区协调委员会,实现政府、社区、居民共建社区。并针对石油社区管理中的自治问题,从其代表性出发分析企业社区自治管理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然后引导石油社区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管理 社区自治 石油社区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2-16
- 1.1.1 课题背景12-14
- 1.1.2 课题意义14-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2.3 综合述评20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20-21
- 1.3.1 研究目的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3.3 研究框架21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21-23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3-32
- 2.1 社区管理23
- 2.2 社区自治23-25
- 2.2.1 社区自治概念23-24
- 2.2.2 社区自治模式24
- 2.2.3 社区自治的目标和意义24-25
- 2.3 石油企业社区25-29
- 2.3.1 企业社区概念25
- 2.3.2 企业社区与周边一般商品小区区别及其特殊性25-26
- 2.3.3 石油社区的发展史26-27
- 2.3.4 石油社区的特点27-29
- 2.4 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29-31
- 2.4.1 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特点29
- 2.4.2 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的角色分析29-31
- 2.5 社区中介组织31-32
- 2.5.1 社区中介组织概念31
- 2.5.2 社区中介组织特点31-32
- 第3章 重庆石油社区自治管理现状32-45
- 3.1 重庆石油企业社区基本情况32-34
- 3.1.1 重庆石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33
- 3.1.2 重庆石油企业社区机构组织33-34
- 3.2 石油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34-39
- 3.2.1 调查设计34-36
- 3.2.2 调查分析36-39
- 3.3 重庆石油社区自治管理的内容39-41
- 3.3.1 大力推行创新社会治理39-40
- 3.3.2 企地共建社区40
- 3.3.3 展开志愿者服务40-41
- 3.3.4 深化服务改革促进市场化运营41
- 3.4 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措施41-45
- 3.4.1 实施专业项目市场化准入制度41-43
- 3.4.2 引入创新社区社会治理43-45
- 第4章 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5-51
- 4.1 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存在的问题45-48
- 4.1.1 社会中介机构力量薄弱45
- 4.1.2 社区参与民主自治的程度不高45-46
- 4.1.3 社区自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46-47
- 4.1.4 企地共建社区模式存在交叉或真空现象47-48
- 4.2 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8-51
- 4.2.1 法律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48
- 4.2.2 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48-49
- 4.2.3 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造成企地交叉管理现象49
- 4.2.4 企业投入社区自治的资金不足造成管理上的真空现象49-51
- 第5章 完善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51-60
- 5.1 引入社区中介组织51-53
- 5.1.1 社区中介组织的功能与作用51-52
- 5.1.2 社区中介组织的引入对策和注意事项52-53
- 5.2 整合资源,提升政府监管程度53-55
- 5.2.1 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的关系53-54
- 5.2.2 秉承政府指导民主自治原则54
- 5.2.3 健全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法规体系54-55
- 5.3 加强对社区居民自治素养的教育55-57
- 5.3.1 强化社区居民权利观念55
- 5.3.2 培养居民参与意识55-56
- 5.3.3 提升居民参与能力56
- 5.3.4 拓宽居民参与渠道56-57
- 5.4 完善企地共建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57-60
- 5.4.1 完善企地共建57-58
- 5.4.2 实现信息化管理58
- 5.4.3 调动企业积极性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58-60
- 第6章 结语60-61
- 致谢61-62
- 附件1 石油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表62-63
- 参考文献63-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理论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陈平;探索社区自治的实现途径[J];中国民政;2001年04期
3 徐伟,程启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区自治[J];理论月刊;2003年06期
4 朱勇;社区自治体制创新的模式选择[J];中国民政;2003年04期
5 吴先举;社区自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丁雨;武汉市推进社区自治的三条途径[J];中国民政;2004年07期
7 姬正;宁波市四项举措推进社区自治[J];中国民政;2004年10期
8 康香香;社区自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对古交市东曲街道社区自治的调查和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S1期
9 王晓津;社区自治中存在问题的调查[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S1期
10 张苏辉,曾岗;完善长沙社区自治的探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尚立;;社区自治中的政党:对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微观考察——以上海社区发展为考察对象[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2 马仲良;;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刚;;设立社区议事会 创新社区自治体制[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汤玉权;蓝建恒;;以社区自治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广西宜州市龙安村安宁社区自治的调查与启示[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尹湘旭;;我国基层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6 王宗礼;;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伟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构建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协作共生机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我国网格化管理中社区自治能力培育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9 刘娅;;社区自治的“双重面向”与“双重治理”——社区治理“层缘”特征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伟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构建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协作共生机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袁粮钢;罗湖区全面推进社区自治[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用社区自治破题“净畅宁美”[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赵雅莉 记者 张渝;我市社区自治创新 引来国务院专家调研[N];成都日报;2010年
4 见习记者 陶杏芳;社区自治样本:深圳桃源居“公益社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记者 叶锋 唐西均;沪推社区自治,公共决策不“碰壁”[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记者 李红;探索建立新型社区自治机制[N];深圳商报;2013年
7 记者 刘百军 徐向良;切实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N];法制日报;2014年
8 记者 倪艳 通讯员 冯智勇;部门工作“进社区”,,社区自治协会先讨论[N];南京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崔士鑫;社区自治一年间[N];人民日报;2001年
10 记者 王高利 实习记者 张蓓;沈阳提升社区自治能力[N];中国社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平;中国城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陈涛;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楠;论城市中的社区自治[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艳;论社区自治中的居民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卫晓溪;完善社区自治 建设和谐社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月;沈阳市居民社区自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刘海阔;社区自治:权利框架下的多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吴敏;社区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自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秀婷;农村新型社区自治:基层自治实践的新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晓;重庆石油企业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王益鸿;法理学视角下的社区自治[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龚婷婷;城市环境的基层社区自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9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