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17-10-25 21:32

  本文关键词: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大众 马克思主义认同 历史演变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需要首先进行本质马克思主义与符号“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本质马克思主义是“应然”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符号“马克思主义”是“实然”的马克思主义,是经由语言文字描绘勾画出的马克思主义。前者是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后者是大众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学术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大众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统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在马克思主义认同培育实践中,既需要不断探索确认什么是本质的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认同事业不至于偏离主题,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具象化为具体的符号,使得大众认同的对象不至于脱离生活,空洞抽象,这样才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认同事业的发展。探索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逻辑,有利于探索马克思主义认同培育中如何更好的实现本质认同与符号认同的统合。从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缘起的史实来看,少数民族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最早始于对特定的具象符号的认同,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人民政府等。从德宏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认同高涨的史实来看,我们又会发现,符号认同的单边突进,可能会导致偏离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价值追求,造成一系列的现实困惑,反过来又不利于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发展,比如建国初期的个人符号认同高涨,社会运动符号认同高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伤害等。而今天,在一定程度上,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建设又现实的面临着“符号”构建不力的困境。回顾历史,直面当下,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认同,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同,又是对于作为马克思主义载体的具体符号的认同,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认同事业的新飞跃。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众 马克思主义认同 历史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的构想与意义8-19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二、研究现状10-13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13-15
  • 四、研究方法15-18
  • 五、研究意义18-19
  • 第一章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体系19-30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体系与本质19-23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概述19-20
  • 二、作为符号的马克思主义20-21
  • 三、符号与本质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21-23
  • 第二节 认同的层次性及其本质23-27
  • 一、认同的概念23-24
  • 二、认同的层次性24-26
  • 三、认同的本质26-27
  • 第三节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27-30
  • 一、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三个层次27-28
  • 二、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28-30
  • 第二章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缘起与发展30-39
  • 第一节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缘起30-35
  •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0-32
  • 二、民族关系的历史状态32-34
  • 三、新型军民关系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知34-35
  • 第二节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初步发展35-39
  • 一、德宏少数民族大众的和平发展的愿望35-36
  • 二、德宏少数民族大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36-37
  • 三、德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37-39
  • 第三章 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符号”高涨与现实困惑39-48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个人符号的高涨39-41
  • 一、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40-41
  • 二、马克思主义个人符号化的现实困惑41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符号的高涨41-44
  • 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文化大革命”42-43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符号化的现实困惑43-44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初步探索44-48
  •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45-46
  • 二、实事求是实践观的回归46-48
  • 第四章 反思与启迪48-53
  • 第一节 符号与符号构建48-50
  • 第二节 学术研究与宣传工作50-51
  • 第三节 符号与本质的统合: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建设的反思51-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宜晓;郝文清;;“马克思主义”术语起源略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2 岳勇,李海蛟;“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西方的“马克思主义”[J];阴山学刊;2001年04期

3 武文军;当代中国教条思维的主要特征[J];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4 赵连文;“马克思主义”一词是何时提出并开始使用的[J];史学月刊;2004年08期

5 孔俊安;;“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探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李建勇;;关于“相结合”若干问题的辨正[J];求实;2007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财政学院政法系副主任、教授 封来贵;“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几种含义[N];北京日报;2010年

2 石仲泉;为什么习惯上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西化”内容[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如;“马克思主义”:从符号到大众化——传播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世奇;德宏少数民族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9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09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