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应对
本文关键词: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 国际格局 外交理念 战略构建
【摘要】: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的亚洲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突出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该战略对国际环境,特别是中国的周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采取该战略的直接原因是担心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构成威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调整,一方面由于国际格局、国际体系层次国际政治核心要素的变动,还有一些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对美国的触动,包括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另一方面,美国内部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推动着美国政治心理的变动,促使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调整。美国的历史较短,缺乏处理霸权更替的经验,对自身霸权面临的威胁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这易使美国的预想收益与美国的对外战略调整走向背道而驰。美国是当前国际格局中的最重要一极,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希望在客观上能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构成了挑战。中国为应对这种挑战,首先要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仅要明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内容、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清楚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各个阶段的目的)、成效,为中国对外战略的科学决策打下良好基础。其次,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构成中国的一个国际环境,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不仅重新审视国际环境、周边环境,也坚定了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决心。中国的崛起面临美国施加的压力,中国的崛起与美国想保住世界霸权决心的政治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关系,所以美国现在在做的是促使中国的崛起向着有利于美国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这种崛起要基本与美国的价值观吻合,在美国需要与中国合作的领域携手前行,在与中国有分歧的领域,施加中国必须愿意配合的影响。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向中国施加压力,美国不惜代价,“双重标准”是美国的惯用手法。为应对美国的压力,中国需要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做出应对。在具体操作层面,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虽然是在该战略的初期构建阶段,但已表现出巨大活力和国际影响力,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在避免大国悲剧以及对中国国情发展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层面论证,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一步构建。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 国际格局 外交理念 战略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71.2;D8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6
-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11-13
- 2.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13-16
- (三) 研究方法16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16-18
- 1.该论文研究问题新视角16-17
- 2.该论文的局限性17-18
- (五) 论文结构安排18-19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构建与成效分析19-32
- (一) 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19-24
-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国际背景19-22
- 2.美国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国内背景22-24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内容24-27
-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最新动态及解读24-25
- 2.“亚太再平衡”战略概念25
- 3.“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25-27
- 4.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特点27
- (三)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目的与实质27-30
- 1.美国的战略理念与现实战略诉求27-29
- 2.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具有阶段性29-30
- (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分析30-32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挑战32-36
- (一)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32-34
- (二)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促使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34
- (三)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中国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多变34-36
- 三、中国的战略应对36-43
- (一) 强化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36-37
- (二) 在管控分歧的基础上推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37-38
- 1.正确把握中美关系37-38
- 2.增强中美战略互信38
- 3.尊重差异,,展现优秀38
- 4.创新解决分歧方式方法38
- (三) 扎实推进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38-43
- 1.“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对中国对外战略转型再思考39
- 2.“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军事合作等强制手段创造安全环境39-40
- 3.构建中国特色智囊体系,完善顶层设计40-41
- 4.充分利用公共外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开辟道路41-42
- 5.突出软实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构建作用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昱华;;中国怎样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2 刘煜辉;;弱美元再平衡下的中国抉择[J];南风窗;2010年04期
3 巴曙松;;从金融“再平衡”看中国经济复苏[J];人民论坛;2010年08期
4 冯维江;;全球再平衡: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J];世界知识;2010年19期
5 郑联盛;;2011:新常态、再平衡与国际博弈[J];世界知识;2011年01期
6 瞿少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理论根源及发展趋势分析[J];理论导报;2014年04期
7 杨军;;经济再平衡[J];南风窗;2013年17期
8 刘卫东;;美国对中日再平衡 知易行难[J];党员干部之友;2014年01期
9 董春岭;;扯下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面具[J];世界知识;2014年12期
10 谭红梅;李军;;美国东亚政策评估与展望——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东亚秩序的重构[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新立;;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三个相关问题[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2 李俭富;马永开;曾勇;;基于再平衡管理的指数跟踪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徐洪才;;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4 徐洪才;;总论 探索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景春梅;;第四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一大对冲措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6 刘应本;;美国“再平衡”战略对我海上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郑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7 徐洪才;;第三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三大路径比较[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8 王鹏;;第一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之一:增加劳动者工资[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9 徐伟;;第六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三大对冲措施:加快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国际问题研究》杂志主编 阮宗泽;美国要“再平衡”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王鸿刚;美国的“再平衡”遭遇“被平衡”[N];广州日报;2012年
3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孙兴杰;亚欧大陆再平衡[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汤亚平;幸福感与危机感的再平衡[N];证券时报;2012年
5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无需担忧“再平衡”[N];东方早报;2012年
6 陈继勇 胡艺 刘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教授 课题组成员、武汉大学副教授;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杨宁 张国成;“再平衡战略”能否更加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全球经济再平衡需各国责任共担[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和平;中国经济:通过改革促进再平衡[N];中国保险报;2013年
10 记者 潘寅茹;美防长二度出访亚太 意在“再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岚;全球经济再平衡下美国对华投资战略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怀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民主输出”的新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姣婷;“亚太再平衡战略”与Yg巴马政府的东南亚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吴玄;美国亚太再平衡中的经济战略分析[D];外交学院;2016年
4 王诗伟;浅析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D];外交学院;2016年
5 傅云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新形势下的中国对策[D];外交学院;2016年
6 徐荣强;“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以来的美国对华军事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官盼盼;论TPP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中国应对[D];郑州大学;2016年
9 武天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10 李锐;美泰关系研究:历史、现状和未来[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05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0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