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坚持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模式。它既体现了历史上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又反映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历史特点,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脱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轨道,反而为这种发展增添了许多新鲜内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比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它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是人大作为代议机关代表全体民众行使权力的独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日趋完善。人大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关键内容,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人大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引起我们思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首要问题,改革的内容包括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的组织制度、结构调整、职能作用以及民主政治目标的定位分析等。本文首先以我国人大制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切入点,梳理人大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总结人大制度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然后笔者紧紧围绕目前人大制度建设面临的四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分为引言和四个章节。引言部分就人大制度建设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何种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概括性地阐述,归纳和总结当代学术界对人大问题的意见与看法,形成本文的文献综述。通过文献阅读法理清研究思路,并以此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我国人大制度的理论来源,借鉴了马克思之前的民主理论,马克思关于民主理论的发展,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探索出适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制度模式。第二章回顾我国人大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从1954年建立伊始到如今,人大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严重破坏以及恢复发展四个时期,如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章分析我国人大制度正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笔者主要从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关系、人大自身的组织制度建设、监督机制、会议制度等现存问题入手,抓住要点展开分析,以求找出问题成因。第四章阐明坚持与完善人大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针对目前人大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切实提高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优化人大内部的组织建设、健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以及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等。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政治 坚持与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5
-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来源15-22
- (一)马克思之前的民主理论概述15-17
- (二)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及其超越17-19
- (三)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19-22
-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22-34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22-28
- 1.初步发展时期23
- 2.曲折发展时期23-25
- 3.严重破坏时期25-26
- 4.恢复发展时期26-28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得的成就28-34
- 1.新的历史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理论上的突破28-29
- 2.加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建设29-31
- 3.加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机制31-32
- 4.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理念32-34
-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成因34-46
- (一)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问题34-37
- (二)人民代表大会自身的组织建设问题37-39
- (三)人大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问题39-43
- (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43-46
- 四、改革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对策46-58
- (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46-49
- (二)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组织建设49-52
- (三)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52-55
- (四)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会议制度55-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第十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综述[J];人民政坛;2001年10期
2 ;甘肃省人大制度研究会2002年年会在天水召开[J];人大研究;2002年09期
3 本刊评论员;;发挥人大制度的建构性作用[J];人民之声;2004年11期
4 赵福成;;为人大制度鼓与呼[J];海南人大;2006年01期
5 ;吉林省第十五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评选揭晓[J];吉林人大;2006年09期
6 黄小谨;;关于地方人大制度创新的思考[J];世纪桥;2009年09期
7 黄小谨;;地方人大制度创新的理论探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云耕;;坚持人大制度 弘扬民主法治[J];上海人大月刊;2010年11期
9 ;全国第一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上海市获奖作品名单[J];上海人大月刊;1992年03期
10 孙潮;;人大制度理论研究的力作——评《中国人大制度》[J];中国法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祥武;;人大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姚文仓;;在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深媒体人士 邓聿文;贿选击中人大制度软肋[N];东方早报;2013年
2 记者 许珂;市第五届人大制度研究会换届[N];衡阳日报;2013年
3 记者 陈海锋 通讯员 王小华 周妮;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召开第19次研讨会[N];西江日报;2013年
4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普绍忠;加强作风建设 切实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N];红河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仁芳;全力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N];凉山日报(汉);2014年
6 记者 李旭东;市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成立[N];镇江日报;2014年
7 记者 文远竹邋通讯员 任宣;省人大制度研究会第18次研讨会召开[N];广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超良;市人大制度研究会举行第十一次理论研讨会[N];湘潭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善业 通讯员 徐永忠;推介我市人大制度研究经验[N];韶关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黄纯芳邋通讯员 龙朝阳 路险峰;省人大制度研究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N];湖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建坤;呼吁机制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曼;人大代表工作站与代表履职的有效性[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杨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6年
3 王聪;坚持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6年
4 赵剑红;论人大制度的改进与完善[D];中南大学;2005年
5 徐丽凯;制度认同视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陈冬虎;论人大制度下选民的罢免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胜;人大代表履职方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赵晓龙;完善基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张磊;中国共产党与人大制度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与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1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