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
本文关键词: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关系理论 知识谱系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摘要】:一个学科的知识谱系至少包含了该学科的研究主题和发展主线这两个因素。在过去30年里,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的研究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曰战争与和平,推动知识生产并构成学科发展的主线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派体系理论的学理论战。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对合作研究的力度加大、社会学理论影响的增强和人文意识的加重等特征,但以西方、尤其是以美国为重心的现象并没有减弱。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在知识发展史上,任何学科都有着自己的知识谱系。所谓知识谱系,就是一个学科中知识发展和变化的系统,表现了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知识谱系是一个历史谱系,显示了知识的诞生、成长、发展、进步、转换、革命。要把握一个学科的整体发展脉络,就需要了解它的知识谱系。 一个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明报;论想象因素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科学作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诸大建;“普朗克原理”和科学家接受新理论的年龄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02期
3 陆益龙;理论社会学的意义和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王乃昂;中西古代气候学的概念模式及其比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01期
5 梁庆寅,柯华庆;论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在法治化过程中的定位──兼评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葛洪;全球化背景下的“泛珠江三角洲”治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余健;风水研究杂感[J];新建筑;2001年03期
9 卢盛华;皮亚杰的方法论:体系、优势与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1年04期
10 杜宁轶;加强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的建设[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祖莱;;从21世纪科学发展大趋势看学术生态系统[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峡;;学术交流的“术”与“道”[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吴玫;;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些认识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肖兴利;;国家安全观与国际法:发展、挑战与回应[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闫永琴;焦斌龙;;从现实走向空洞——现代主流经济学现状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王嘉让;;全球视野的现代政府改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燕;梁j;;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刘雪飞;白梅;;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代际分配[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9 张春美;;理性与智慧: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丽娜;;产业更新与城市化的历史推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镝;基于一个三维视角的医院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4 邓玮;法律场域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6年
5 刘立;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潘宇鹏;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爱华;我国低代价行政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俊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转向的认识论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9 黄剑;美术场域“艺术家”角色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7年
10 夏利民;论财团法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丽;论战后中国参与国际机制过程中的角色转变[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吴先芳;构建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探讨[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义志;城市公共安全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毛毛;论现代学校制度对完善校长负责制的促进作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盛红杰;市民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权力规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中华;善治理念下我国行政协调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阮磊;试析中(苏)俄互动与中国社会化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宏辉;地区主义与中国外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立军;当代我国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鲍嘉;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非营利组织的重构与嵌入[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分子的价值定位[J];文艺争鸣;1995年05期
2 李朝晖;认识中国的尺度——读“新兴世界大国的成长之路:光荣与梦想”[J];战略与管理;2000年02期
3 王正毅;国际关系理论创造的三个难题——“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比较与借鉴”学术研讨会随想[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4 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正毅;社会科学知识谱系与国际关系研究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1期
6 葛洪义;法理学基本问题的形成与演变——对法理学知识谱系的一种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7 王正毅;争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9期
8 王申;中国法理学知识谱系中的前苏联因素——我国著名法理学家孙国华教授访谈录[J];法学;2005年02期
9 王正毅;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J];国际观察;2005年01期
10 王正毅;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续完)[J];国际观察;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郭卫东;;严复与近代学术转型[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3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健;;论鲁迅的“立人”与新文化建设的逻辑关联[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力君;;知识谱系的架构与改造——现代文学史中的鲁迅形象[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文贵良;;阿城的“短”:八十年代的话语建设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坤;独生子女重要的功课[N];新闻出版报;2000年
2 万俊人;西方伦理学知识谱系及其镜相[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笑飞;科学方法与人文视角结合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隋郁(学者);大学之问[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马克·B·索尔特;质疑亨廷顿[N];光明日报;2004年
6 ;现实处境与精神标尺[N];海南日报;2004年
7 朱国华;背诵、经典与文化保守主义[N];南方周末;2004年
8 安裴智;探寻文学教育新路[N];深圳特区报;2004年
9 白烨;不平静之中的平实收获[N];文艺报;2004年
10 刘士林;墨子与庄子[N];学习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D];四川大学;2003年
4 陈润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想象的现代性[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曾素君;文学性问题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现象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10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1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