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07:26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 协商文化 历史演进 价值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协商文化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提供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传入对我国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客观影响,但必须要认清的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西方协商民主是有根本区别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协商文化对于重拾我国协商文化的理论自觉和自信,以及严格划分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界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协商文化为研究对象,全文紧紧围绕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发展脉络、主体内容、价值贡献这一逻辑顺序展开论述,以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历史演进为基础,以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内容体系为支撑,以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价值贡献为归宿,尽可能详细完整的阐释出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完整轮廓和逻辑架构,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和理论支撑。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于文化、协商文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了协商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以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协商文化研究,介绍了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历史演进并且阐释了中国协商文化发展演进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从文化的大视角出发,基于文化划分的三个层次,对中国传统协商的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中国传统协商文化划分层次能够更加深刻的剖析其内核和精华,更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协商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继承创新,对糟粕部分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之处,从而直观的呈现了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多个思想维度。第三部分紧紧承接前两部分的逻辑顺序,主要针对中国传统协商文化带来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进行阐释和论述,中间部分“中国传统协商文化为党开展协商实践提供了历史依据”衔接了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作为一个过渡部分存在。最后部分是全文不可或缺的,也是全文达到最终升华的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学军;;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新视野;2011年01期

2 齐卫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生源简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吴乐珍;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王智,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3期

8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2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