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视角下的无锡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智慧社区视角下的无锡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型城市甚至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之伴随着一系列城市治理问题,关于大型城市治理的研究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些被称为“城市病”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病”问题的解决有了新视角,IBM公司于2009年率先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正是基于此的创新成果。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在信息化和社会治理创新成为本届政府重点关注的政策前提下,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及其治理模式发展较慢,基本还处在探索阶段,仅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无锡等地试点,智慧社区建设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应用革命,更将影响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变革,也将为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提供新的理念,有助于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全面提高。无锡市2012-2015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第一名,具有很好的智慧城市建设环境。本文主要研究无锡市智慧化社区治理方面的创新,注重智慧设施应用和智慧生活理念对社区治理创新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试图为无锡市进一步探索智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建议。本文分为如下部分:第一部分,导言。论述研究社区治理创新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学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智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发展。本章首先对社区治理和智慧社区的理论进行论述,其次进行智慧化社区治理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然后总结智慧社区对社区治理创新的影响。第三部分,智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典型模式分析。本章梳理了国内外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式,然后分析了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最后总结出智慧社区建设对创新社区治理的启示。第四部分,无锡市社区治理现状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无锡市采用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三方联席会议制度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智慧社区在无锡的总体发展情况。第五部分,无锡基于智慧社区视角的社区治理创新。本章注重研究无锡市部分社区针对第四章提出的问题进行的创新,分别分析了美湖社区、朗诗社区、太湖社区和月秀社区四个社区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第六部分,无锡市创新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本章主要总结各社区创新模式的先进经验,针对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三大方面建议,从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协同、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等多方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以满足新时期居民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吴光芸;;构建和谐社会的社区治理路径[J];攀登;2006年03期
3 王建平;;城市社区治理与中国的实践[J];黑河学刊;2006年04期
4 李向品;史伟;;非营利组织与社区治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曾宇青;;社区治理的三种模式——以深圳为研究文本[J];理论前沿;2007年17期
6 陈幽泓;;“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孟伟;;“社区治理”不等于发生在社区的治理[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03期
8 廖志春;吴满琳;;建设服务型政府 实现社区和谐治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陈向阳;张继平;;对社区治理工作的实践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07期
10 王巍;;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叶;金家厚;;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2 马立;;社区治理与建设和谐社区——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曾宇青;;社区治理三要素说——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健;杨旭东;;公共服务社会化中社会组织的社区治理参与[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5 何平立;沈瑞英;;概念、理论、模式:当前社区治理研究问题与前瞻[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杜言敏;;和谐社会建设呼唤社区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7 李金红;;论和谐社区的治理结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金红;;和谐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范思凯;;中外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案例的比较分析——基于公共权力转型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朋;;互惠式治理:社区治理的日常运作逻辑[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铎;走向开放式社区治理[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沈正言;加强社区治理 助推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2年
3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严志兰;整合民间资源 促进城市社区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胡洪江 杨宁 杨文明 廖冬妮;广场舞纠纷 折射社区治理难题[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宋显晖;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N];珠海特区报;2013年
6 苑广阔;治安保险创新社区治理[N];法制日报;2014年
7 王燕锋;去机构化的多元服务:英国城市社区治理[N];中国社会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彭新华 黄文辉;“让‘八小时外’成为社区治理新动力”[N];湖南日报;2014年
9 虞志灏 整理;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深化党的制度改革[N];组织人事报;2014年
10 记者 杨继祥 林岑;海沧 社区治理再添“国字号名片”[N];厦门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乐乐;社区治理视域下中国城市一社区媒介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贺佐成;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虚拟社区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徐丹;美国社区治理中的第三部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D];上海大学;2005年
7 杨蓓蕾;面向发展质量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黄大金;中国乡村社区治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建松;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苏国君;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李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学界对社区治理研究的图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晶晶;中国城乡社区治理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高斯明;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静芳;社会资本视域下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7 刘亚庆;城乡均衡发展下的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孙嘉鹏;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段立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区治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张何鑫;社区治理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法治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1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5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