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的社会流动预期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年群体的社会流动预期研究
【摘要】:社会流动预期是个体对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一个直观反映。它从主体和历史过程两方面辨析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为审视社会流动中的争论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了青年群体的社会流动预期,结果表明,多数青年对社会流动预期持乐观态度,上向流动是我国青年社会流动预期的主流;与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青年相比,主观社会阶层较低的青年社会流动预期更加积极;职业影响了青年的社会流动预期,与负责人相比,中间阶级的上向社会流动预期发生比低,农民等中下阶层上向社会流动预期发生比没有差异。这说明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仍然具有活力,中间阶层的社会流动性较高;数据还表明,青年的社会流动预期跨度较短,这是阶层固化的表现之一,值得警惕。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AE15001_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61) 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南京理工大学)资助
【分类号】:D663
【正文快照】: 一、导言社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中人们社会位置的变动,即从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1]252沿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社会学重建的路径,社会流动研究一直处于国内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位置。[2]学者们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再分配权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2 陈光金;中国五次社会流动及其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3 李炜;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4 张宛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探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5 王春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8期
6 黎斋;中国须变革社会流动机制[J];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18期
7 庞媛媛;韩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流动[J];当代韩国;2004年03期
8 杨兴林;改革开放中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周晨虹;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协调机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王永进;;转型时期社会流动的主要特征[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与体育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廖申白;;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特征[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张云武;;中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前前;;社会群体“社会流动-政治参与”行为选择模式探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廖申白;;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特征[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6 邓志强;;青年的阶层固化:“二代们”的社会流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7 崔凤;刘洁;;流入与流出: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一个研究框架[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蒋星梅;;社会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青年的社会流动——以滇南L林业局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建民;万仁孝;;社会流动:新上海人中的两性差异与群体分化[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刘锐;;电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维斌;怎样拓宽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N];北京日报;2010年
2 山东德州职员 石敬涛;“拼爹”游戏引发社会流动板结[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张燕;“拼爹”争议源于社会流动焦虑[N];长春日报;2013年
4 ;合理的社会流动的标准[N];江西日报;2004年
5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的渠道[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康继祥 李素新;农民社会流动的政策支持[N];农民日报;2006年
7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关于“社会流动”的调查随笔[N];北京日报;2007年
8 唐科莉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代际社会流动,仅仅是家庭的事吗[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孟颖颖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如何扫清社会流动障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舒绍福;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王一涛;农民的社会流动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甫勤;社会流动与分配公平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8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28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