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论历史与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经纬

发布时间:2017-12-20 08:23

  本文关键词:论历史与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经纬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和人民 四个选择 逻辑进路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思想、政治、制度和国策上面临着诸多选择,由于农民阶级不会走、地主阶级不愿走、资产阶级不能走、帝国主义不让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使历史和人民在指导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组织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在国策上选择了改革开放。"四个选择"是在双向互动中进行的,是相互贯通、密不可分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项目编号:14MLA0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四个选择”是指“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在这个命题中,“历史和人民选择”是拟人化的提法,实际上是说近代以来在中国哪种力量最终胜出。那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宗友;;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的理论与实践[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3年00期

2 辛向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1期

3 汪谦干;;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胡永新;谢志青;;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成与建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何树平;戚义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演变及内涵要求[J];党的文献;2014年03期

6 谌玉洁;;论社会转型期的群众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周丽君;;胡锦涛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述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方涛;;群众路线形成缘由的多维探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4年05期

9 贾绘泽;;“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J];桂海论丛;2014年04期

10 李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宏波;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文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勇;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艳;新时期我国活力社会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晶;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超;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辛巍巍;农村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模式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自稳;新形势下党的公信力建设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继续;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冬梅;中共八大对党内民主的贡献及其时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1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311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