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建设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协商民主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做出的推进人民民主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法,在概述协商民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问题探究、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立足国情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对策,有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区分主次矛盾,为协商民主相关制度及决策的制定与出台提供依据,为协商民主建设的开展提供参考,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协商民主在当前的政治生态中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我国协商民主形式日益多样化,协商民主主体范围、所涉及领域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协商逐渐制度化,部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中已经有了不少制度规定和文件要求,体现了我国协商民主逐渐朝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问题表现在: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协商民主的范围需要扩展、协商民主的条件不够平等、协商民主的效度有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时间较短,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众多,其中主要是普通民众的协商意识薄弱,领导干部的协商观念不强,协商民主制度宣传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和制度还需完善等。3、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展针对性的协商民主宣传,增强协商民主观念和协商民主意识;二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协商民主建设方面有新的精神和指示,而目前针对十八大以后中国协商民主建设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因此本研究结合十八大报告的最新精神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问题的研究,属于视角方面的创新,同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结论方面也有所创新。
[Abstract]:The system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som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constantly explored and solved.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is guided by Marxist views and methods,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of problems, and analysis of reasons, and probes into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gotiated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conducive to better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lessons, bette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contradiction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he related system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decision-making,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e should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the cur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form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our countr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e.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the scope of consultation is gradually institutionalized. In part of the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there are already quite a number of system provisions and document requirements. This reflects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mass base is not broad enough, the scop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eds to be expanded, and the conditions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are not equal. The validit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ch leads to many problems, including the weak sense of consultation among the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weak concept of consultation among leading cadres. If the propaganda of the consultative democratic system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relevant laws and systems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focu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three aspects: first, to carry out targeted consultation democratic propaganda, Second,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rd,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upervisory system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report of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has new spirit and instru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after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is not sufficiently rich. Therefore, this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spirit of the 18 report, is an inno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negotiation and democracy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strong epochal character, and the conclusion is also innovativ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浚;;谈中国特色[J];通信企业管理;2008年01期
2 王娟;;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J];新东方;2008年03期
3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理念的哲学精髓[J];公安研究;2009年04期
4 蒋立伟;;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J];传承;2009年22期
5 郑剑;;忠诚灌注大道彰——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J];红旗文稿;2011年22期
6 董洁;;中国特色的民主[J];西部大开发;2012年11期
7 百花谭;杨先农;赵小波;;再论“中国特色”[J];现代人才;2012年05期
8 泾丰;“初级阶段”的提法有鲜明的中国特色[J];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9 贾秀兰;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S1期
10 金木;走有中国特色的律师之路 一次值得提倡的研讨会[J];中国律师;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仇永民;;试论中国特色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2 杨岳;;关于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代序)[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3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尚金锁;丁晓峰;闵永顺;;唯物主义与中国特色国防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彦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7 徐建军;;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宋承林;;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戚义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10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准确把握现阶段应然的“中国特色”[N];检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萌;第二届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北京日报;2011年
4 陶文昭;要正确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N];马鞍山日报;2011年
5 李晓斌;重庆三镇获称中国特色镇 旅游新干线示范镇[N];农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鲜明的中国特色 正确的发展方向[N];江西日报;2012年
7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找准突破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土木;中国建筑多点中国特色才好[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文汇报;2005年
10 郑必坚;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洁;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路径[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年
2 刘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表达口译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3 夏雪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高峰;邓小平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思想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逸铮;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认知与接受状况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吴宗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周书羽;近五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中的中国特色表达的英译技巧[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施淇文;邓小平发展观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杨照航;功能加忠诚原则下政论文本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7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0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