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问题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方向
本文选题:韩国 切入点:朴槿惠政府 出处:《东疆学刊》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为中心,从统一外交的视角重新审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首先对朴槿惠政府的统一外交战略进行说明,其次对朴槿惠政府对华开展统一外交的目标策略进行跟踪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复杂性,评价中国政府对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基本立场,最后以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与统一问题为中心探讨未来两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issue of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unification diplomacy. First of all, it explains the reunification diplomatic strategy of Park Geun-hye 's government. Secondly, it tracks and evaluates the target strategy of Park Geun-hye 's government in carrying out reunification diplomacy with China. On this basis, it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evaluates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Finally,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is discussed with the peace and re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as the center.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分类号】:D822.331.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葛红亮;庞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主导战略[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5年03期
2 杨鲁慧;;和平崛起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格局[J];理论探讨;2014年06期
3 周方银;;周边环境走向与中国的周边战略选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王荣;;美国国家利益与目标确立的特点和原因探析[J];亚非纵横;2015年01期
5 周方银;;中国崛起的战略环境[J];中国道路的现实与未来;201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邸慧君;我国体工大队“院校化”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刘峥;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2008)[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5 刘丹;当代俄罗斯黑海地缘战略环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6 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杨晨;中国国际危机管理的公共关系战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王敏;中国崛起视角下的权力变迁与东亚安全架构[D];山东大学;2012年
9 周厚虎;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10 周兴泰;动力、作用与反馈: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颖;区域间主义与亚欧会议[D];外交学院;2011年
2 张天华;天津港深水化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赵润田;菏泽市发展战略目标系统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博文;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外交学院;2010年
5 朱元凯;论美国的朝鲜半岛战略及其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邱从洋;作为战略追求的“势力范围”:一种历史的分析视角[D];外交学院;2012年
7 刘思秋;美国对华对冲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8 姚懿;小国对外战略选择特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陈子楠;美国能源战略立法保障及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张凌峰;一国介入邻国领土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光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及其对未来安全的影响[J];韩国研究论丛;2001年00期
2 朴键一;90年代以来中国朝鲜半岛研究状况[J];当代亚太;2001年08期
3 路宝春,邱亚威;朝鲜半岛局势的新变化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谭潭;“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J];当代韩国;2001年01期
5 郑信哲;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多种影响[J];当代韩国;2001年03期
6 孟庆义;朝鲜半岛统一方案的设想[J];东疆学刊;2001年01期
7 孟庆义,唐承运;关于朝鲜半岛和平统一中的几个问题[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8 曹成完,金成淑;美俄峰会与朝鲜半岛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11期
9 王传剑;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政策、地位及作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3期
10 陈峰君;21世纪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玲玲;;改革开放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鲍志成;;历史上浙江与朝鲜半岛的友好交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丁兆胜;;中美日三国围绕朝鲜半岛初次博弈述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4 冷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朝鲜半岛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继永;;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新变化与中韩合作[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6 金龟春;;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日俄在朝鲜半岛的角逐[A];朝鲜近代史研究[C];1992年
7 金光洙;;训民正音创制前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9 陈奉林;;东亚历史上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大国较量[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10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俊扬;俄外长朝鲜半岛斡旋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韩朝力争形成经济共同体[N];财会信报;2006年
3 崔志鹰;朝鲜半岛局势处于“十字路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高浩荣 夏宇;将努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N];人民日报;2007年
5 王丹蒂;俄认为朝鲜半岛无核化平稳过渡很重要[N];人民日报;2007年
6 徐宝康;一次令人期待的会晤[N];人民日报;2007年
7 ;六方会谈朝鲜半岛无核化工作组会议结束[N];人民日报;2007年
8 周之然;朝方认为朝鲜半岛局势依然紧张[N];人民日报;2007年
9 温宪;中国的作用不容忽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余春雨;南北重启部长级会谈 朝鲜半岛或迎经济转折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华;朝鲜半岛问题对东北亚政治格局影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丁峰;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于丛;论冷战后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大国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万平来;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5 蔡秋英;论周边环境对朝鲜半岛统一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0年
6 张一萍;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朴美兰;冷战时代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的影响——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七·四声明对东北亚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4年
8 刘福江;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可亮;朝鲜半岛分裂长期化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郑梦清;朝鲜半岛安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13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613250.html